-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对核素12C原子质量1/12的比。例如,1H1.007825u99.985%2H2.0140u0.015%氢的平均原子质量=1.007825u×99.985%2.0140u×0.015%=1.00794u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数值,比较的基准在历史上几经变更。1929年发现氧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看来以0原子量的1/16为基准就不妥当了。
-
聚天冬氨酸钾
概述:聚天冬氨酸钾(PotassiumPolyaspartate)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A.4.3.7乙腈(色谱级)。A.4.3.11衍生剂:向1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g邻苯二甲醛(OPA)、200μL巯基乙醇以及1mL甲醇,然后用pH值为10.5的0.1mol/L十水合四硼酸钠缓冲液定容。注: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质量较小的一次称量值。
-
原子质量
每种核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叫做该核素的原子质量。例如,核素35Cl的质量是5.80672×10-26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例如,氯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同位素:35Cl的丰度是75.77%,37Cl的丰度是24.23%。原子质量和平均原子质量都有单位(kg或u),而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旧称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没有量纲,常用符号Mr表示。例如,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Mr(Cl2)=35.4527×2=70.9054。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适用于以分子存在的物质。以离子或巨型分子(原子晶体)存在的物质常以化学式表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称为式量。
-
式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做式量。例如,NaCl仅代表氯化钠晶体的化学式,根据NaCl计算得到氯化钠的式量是58.5。相对分子质量只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物质。
-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一系统中某给定基本单元的摩尔质量M等于其总质量m与其物质的量n之比。1摩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例如,氯气的摩尔质量是M(12C)=70.9054×10-3kg/mol=70.9054g/mol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M(Na0H)=40g/mol非金属固体和金属的单质常用元素符号表示,所以它们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Ar)。
-
摩尔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等于0.012kg12C的原子数,该数量就叫1摩尔。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必须指明,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1mol12C的质量是12g,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
原子是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基本粒子。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无限分子的规整排列时,就构成原子晶体。在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原子中,内层电子运动速度达到可比拟的光速的数量级。为了使用方便,科学上一般不用原子的绝对质量,而是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它是由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丰度计算的平均值。
-
GB 30605—2014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钙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甘氨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经降温结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钙。A.3.3分析步骤: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水,溶解,加入15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0.1g钙羧酸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
-
GB 30606—2014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亚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06—2014《食品添加剂甘氨酸亚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加入3g碘化钾,盖上瓶塞,轻轻摇动,于暗处放置5min,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
GB 30612—2014 食品添加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12—2014《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B.3.2折光率的测定:B.3.2.1仪器和设备阿贝氏折光仪。m2——扁型称量瓶恒重后的质量的数值和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GB 30609—2014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09—2014《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1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2结构式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1结构式:C[CH2O(C3H6O)m(C2H4O)nH]4其中,氧化丙烯聚合度m,10~20;氧化乙烯聚合度n,0~5。
-
GB 30613—2014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铵
0.05966——磷钼酸喹啉换算成磷酸氢二铵的系数;分别用20mL三氯甲烷萃取两次,收集萃取物于50mL烧杯中,汽浴蒸发至干(此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加入3mL硝酸,于汽浴中蒸发至近干。A.6.3.3测定:在283.3nm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以水调零,测定吸光度,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不应高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
GB 30614—2014 食品添加剂 氧化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氧化钙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用碳酸钙灼烧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氧化钙。A.7氟(F)的测定:称取1.00g±0.01g试样,加水使试样完全润湿,滴加盐酸溶液(1+1)至试样完全溶解并过量2mL,加热至微沸,冷却后完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m2——玻璃砂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
GB 30610—2014 食品添加剂 乙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10—2014《食品添加剂乙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之规定制备;
-
GB 30611—2014 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30611—2014《食品添加剂异丙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4月29日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A.4.2分析步骤:向100mL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刚出现,并保持30s不变,然后加50mL(约39g)试样,混合。
-
GB 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化学名称:(2-戊基-3-氧代-1-环戊基)-乙酸甲酯2.2分子式:C13H22O32.3结构式:2.4相对分子质量:226.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含量(w)/%反式≥85附录A、附录B顺式≥9~
-
GB 3163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镍
表1感官要求要求项目海绵镍负载型镍色泽灰黑色、黑色黑色状态颗粒状颗粒状检验方法取适量试样置于已有25mL水的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白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A.4.1.2.7硝酸银溶液:17g/L。A.4.1.3.2玻璃砂坩埚:滤板孔径5μm~A.4.2.2.3盐酸。
-
GB 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胡萝卜素
附录A检验方法:A.1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0.8之间,否则应通过调整称样量来调整试样液浓度,再重新测定吸光度。加入5.0mL甲醇和1.0mL内标溶液。
-
GB 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杨梅红
取此试样液置于1cm比色皿中,以乙醇盐酸溶液做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525nm±5nm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应控制在0.2~A.4.1.5甲醇溶液:50%。A.4.4.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A.4.3参考色谱条件下,多次进样,对对照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分离度R应大于1.5,理论塔板数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算应不低于2000。
-
6-甲基庚醛
概述:食品添加剂6-甲基庚醛(6-Methylheptanal)是以1-氯-5-甲基己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6-甲基庚醛分子式:C8H16O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128.2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
N-(2-异丙基-5-甲基环己基)环丙基甲酰胺
概述:食品添加剂N-(2-异丙基-5-甲基环己基)环丙基甲酰胺(Cyclopropanecarboxylicacid(2-isopropyl-5-methyl-cyclohexyl)-amide)是以2-异丙基-5-甲基环己酮、甲酸铵和环丙基甲酰氯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分子式C14H25NO。A.2测定方法:面积归一化法:按GB/T11538—2006中10.4测定含量。B.2.2固定相:聚乙二醇。
-
4-羟基-4-甲基-5-己烯酸γ-内酯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4-羟基-4-甲基-5-己烯酸γ-内酯分子式:C7H10O2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126.1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B.2.4色谱炉温度:75℃恒温4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75℃至225℃,速率2℃/min,最后在225℃恒温8min。
-
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
概述:食品添加剂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Furfuryl2-methyl-3-furyldisulfide)是以由糠硫醇和2-甲基-3-巯基呋喃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分子式C10H10O2S2。2017年2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其为食品用香料新品种,可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
-
4-癸烯酸
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溶解度(25℃)1g试样全溶于1mL95%(体积分数)乙醇中GB/T14455.34-癸烯酸含量,w/%≥97附录A折光指数(20℃)1.140~1.160GB/T14454.4相对密度(20℃/20℃)0.915~0.925GB/T11540附录A食品添加剂4-癸烯酸含量的测定:A.1仪器和设备:A.1.1色谱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
2-(4-甲基-5-噻唑基)乙醇丙酸酯
概述:食品添加剂2-(4-甲基-5-噻唑基)乙醇丙酸酯(2-(4-methyl-5-thiazolyl)ethylpropionate)是以2-(4-甲基-5-噻唑基)乙醇和丙酸为原料制得。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至黄色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状态透明液体香气带烘烤、坚果样香气GB/T14454.2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
4,5-辛二酮
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溶解度(25℃)1g试样全溶于1mL95%(体积分数)乙醇中GB/T14455.34,5-辛二酮含量,w/%≥95附录A折光指数(20℃)1.414~1.424GB/T14454.4相对密度(20℃/20℃)0.908~0.918GB/T11540附录A食品添加剂4,5-辛二酮含量的测定:A.1仪器和设备:A.1.1色谱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
5-羟基癸酸乙酯
质量规格要求:范围: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由δ-癸内酯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5-羟基癸酸乙酯。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5-羟基癸酸乙酯分子式:C12H24O3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216.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
己二酸二辛酯
质量规格要求:范围: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由己二酸和1-辛醇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己二酸二辛酯。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名称:己二酸二辛酯分子式:C22H42O4结构式:相对分子质量:370.5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B.2.4色谱炉温度:230℃恒温。
-
2-己基吡啶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化学名称:2-己基吡啶2.2分子式:C11H17N2.3结构式:2.4相对分子质量163.26(按202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技术要求:3.1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食品添加剂2-己基吡啶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B。B.2.2固定相:聚乙二醇。
-
铊
吸入、口服可引起急性中毒;人在大量经口摄入此类物质时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症状(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末梢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精神症状、脱毛及四肢疼痛等症状。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数字伏安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实验室监测方法:等离子体光谱法;
-
百分浓度
百分浓度不是法定的计量单位,应避免使用,但至今在国内外书刊中仍然大量使用百分浓度。3.对于已知结构的物质,如葡萄糖、钾、钠等,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已知的,这类物质的质量体积百分浓度,应表示为物质的量浓度,即用mol·L-1,mmol·-1,umol·L-1等表示。
-
镉
镉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化学物质化学文摘号(CAS号)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镉及其化合物(Cadmiumandcompounds)7440-43-9(Cd)Cd112.41镉的医学检查:英文名:cadmium别名:全血镉,Cd正常值:8.9~0.5μg/dl);中毒量:0.89~化验结果意义:职业性镉中毒、伊太-伊太(Itai-Itai)病(尿镉值亦高)。
-
化学式
分子式仅适用于分子型化合物。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硫酸、乙烯等可用分子式O2、CO2、H2SO4、C2H4等表示。例如,氯化钠、硫酸钾、氢氧化钡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并不存在单个的分子,只能用实验式NaCl、K2SO4、Ba(OH)2等表示。这时经常把这些实验式叫做化学式。按化学式对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加和的结果,则称为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