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褥感染
确定病原体:病原体的鉴定对产褥感染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方法有:①病原体培养:常规消毒阴道与宫颈后,用棉拭子通过宫颈管,取宫腔分泌物,由于常被宫颈菌肠子宫陷凹采取分泌物或脓液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双重培养;②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强,革兰阴性菌对其易产生耐药;3次/d静脉滴注。
-
产褥感染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2)子宫内膜炎、肌炎:子宫复旧差,有触痛,恶露混浊并有臭味;(4)宫颈管或切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必要时行脓肿穿刺物、后穹窿穿刺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因产褥感染导致的严重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3严重子宫感染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术者,伴发血栓静脉炎、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出本路径。
-
产褥感染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产褥感染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全性前置胎盘等产科7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印发。(2)C反应蛋白;(2)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过敏患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必要时选用喹诺酮或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应用时需停止哺乳)。
-
产褥期感染
产褥感染,按其感染的部位、病情发展的程度及病理类型可分为: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雪山性静脉炎、龙毒血症及败血症等六种类型。4.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肾盂肾炎、急性乳腺炎、产后中暑等相鉴别。避免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
产褥中暑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体质虚弱的条件下,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性急性疾病。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呼吸衰竭用尼可刹米、洛贝林对症治疗。
-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对母亲的影响:破膜后,阴道内病原微生物易上行感染,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有发生败血症的可能,羊膜腔感染易发生产后出血。涂片用0.5‰美蓝染色可见淡黄色或不着色胎儿皮肤上皮及毳毛;6.妊娠不足月,但孕龄在30周以上,臀位已临产,应考虑行剖宫产,但产妇不同意则不必勉强,小于妊娠30周者最好经阴道分娩。
-
产褥病率
英文翻译puerperalmorbidity解释产褥病率(puerperalmorbidity)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
过期妊娠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过期妊娠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全性前置胎盘等产科7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印发。(1)引产前促宫颈成熟:引产前应当常规进行宫颈评分,宫颈Bishop评分<6分,引产前应当给予促宫颈成熟治疗。(1)缩宫素静脉点滴。
-
阴道产钳助产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阴道产钳助产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全性前置胎盘等产科7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印发。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全性前置胎盘等产科7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6号)印发。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量,记录尿量;4.预防性抗菌药物。(2)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肝肾功能;
-
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子宫内膜不健全。由于子宫下段的收缩力差,胎儿娩出后,胎盘未即娩出,须及时作徒手剥离,同时注射麦角制剂增强子宫下段收缩及按摩子宫,减少产后出血量。决定阴道分娩后,行手术破膜,破膜后胎头下降,压迫胎盘,达到止血,并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此方法对经产妇的效果较好。
-
头皮钳牵引术
手术名称:头皮钳牵引术别名:Willetteforcepsscalptraction分类:妇产科/产科手术ICD编码:72.801概述:头皮钳牵引术是用头皮钳钳夹胎儿头皮,并向外持续牵引,使先露部下降压迫胎盘,起到止血作用,并能诱发或加强宫缩,促使宫颈扩张。3.当胎头下降到阴道口时,取下头皮钳。如有宫缩乏力,应加用缩宫素静脉点滴;
-
BV
计算见式(6):其中储留氮及吸收氮的计算见式(7)、式(8):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不孕、不育、流产、妇科和产科手术后感染、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等的发生有关。到80年代人们发现此菌和其它嗜血杆菌不同,定名为阴道加特纳菌,改称此病为加特纳菌性阴道炎。
-
胎盘滞留
概述: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称为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一重要原因。临床表现:1.胎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或子宫收缩不协调,以致胎盘一部分与子宫蜕膜层分离,另一部分尚未剥离,影响子宫全面收缩,部分子宫松驰,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阴道出血不止。3.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裂伤。
-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3.分娩镇痛:酌情。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如有产前发热考虑宫腔感染、产褥感染、产钳助产创面较大者酌情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