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明丸

中醫學 中藥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ué míng wán

2 概述

決明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十八首。

3 證治準繩·類方》第七冊方之決明丸

3.1 組成

決明子菊花各一兩,防風車前子川芎細辛梔子仁、蔓荊子玄蔘茯苓山藥各半兩,生地黃七錢半[1]

3.2 製法

上藥爲細末,煉蜜爲丸,梧桐子[1]

3.3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食後煎桑枝湯送下,日三次[1]

3.4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七冊方之決明丸主治眼見黑花不散[1]

4 雜病源流犀燭·面部門》卷二十二方之決明丸

4.1 組成

麥門冬當歸車前子各二兩,石決明茺蔚子細辛枸杞子澤瀉生地黃黃連各五錢,防風枳殼青葙子各一兩[1]

4.2 製法

上藥爲細末,煉蜜爲丸,梧桐子[1]

4.3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腹麥門冬湯送下[1]

4.4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面部門》卷二十二方之決明丸主治癍痘後期毒熱上攻,兩目生翳[1]

5 聖濟總錄》卷三十二方之決明丸

5.1 組成

石決明1兩,黃連1兩(去須),車前子1兩,細辛1兩(去苗葉),枳殼(去瓤,麩炒)1兩,梔子仁半兩,大黃半兩(銼,炒),黃芩半兩(去黑心),羚羊角半兩。

5.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三十二方之決明丸主治傷寒後眼目昏暗,赤痛生瘡。

5.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煎竹葉湯送下。

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6 聖濟總錄》卷一○二方之決明丸

6.1 處方

決明子1兩,青葙子1兩,茺蔚子1兩,車前子1兩,地膚子1兩,五味子1兩(炒),枸杞子1兩(去莖蒂),細辛1兩(去苗葉),麥門冬1兩(去心,焙),生乾地黃1兩(焙),赤茯苓1兩(去黑皮),桂1兩(去粗皮),澤瀉1兩,甜葶藶1兩(紙上炒紫色),防風1兩(去叉),芎藭1兩。

6.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二方之決明丸主治肝虛膈熱,眼目昏暗,漸成障蔽,或見黑花,不能遠視

6.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良久米飲送下,日3次。

6.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7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決明丸

7.1 組成

石決明1兩(研,水飛),甘菊花1兩,細辛半兩,熟乾地黃2兩,人蔘1兩(去蘆頭),地膚子1兩,五味子1兩半,兔肝1具(炙幹),防風2兩(去蘆頭)。

7.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五方決明丸主治風毒赤眼久不愈。

7.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後食前煎鹽湯送下;或竹葉白湯亦可。漸加至30丸。

7.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8 聖濟總錄》卷一O六方之決明丸

8.1 處方

石決明15克 車前子 黃連(去須)各60克

石決明2兩,車前子2兩,黃連(去須)2兩。

8.2 製法

上三味,搗羅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O六方之決明丸主治目暴赤腫疼痛

8.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後米飲下,日二服。

8.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

9 聖濟總錄》(文瑞樓本)卷一○七方決明丸

9.1 組成

決明子1兩(微炒),蕤仁1兩(去皮,研),茯神1兩(去木),桔梗1兩(炒),麥門冬1兩(去心,焙),黃連(去須)1兩,青葙子3分,枳殼3分(去瓤,麩炒),防風3分(去叉),玄蔘3分,犀角3分(鎊),檳榔3分(煨,銼),升麻3分,生乾地黃3分(焙),龍膽3分,沙蔘3分,紫菀(去苗土)3分,百合半兩。

9.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文瑞樓本)卷一○七方決明丸主治肝肺熱,毒風目昏

9.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以米飲送下。

9.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9.5 附註

本方方名,原書人衛本作"決明子丸"。

10 聖濟總錄》卷一○八方之決明丸

10.1 組成

草決明(湯洗3遍,曬乾)、菥蓂子甘草(炙)、細辛、京芎、甘菊花、荊芥穗木賊旋覆花蒼朮(河水浸,切作片子,曬乾)各等分

10.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八方之決明丸主治眼目風毒昏暗。

10.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時候,細嚼茶酒送下。

1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櫻桃大。

11 聖濟總錄》卷一一○方之決明丸

11.1 別名

退膜丸

11.2 處方

決明子半兩(微炒),車前子半兩,山梔子仁半兩,枸杞子半兩,熊膽汁(幹者亦得)半兩,黃連3分(去須),牽牛子3分(炒熟),甘草(炙,銼)3分,牛膽汁半合,豬膽汁5枚。

11.3 製法

上爲末,3味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11.4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一○方之決明丸主治陽氣炎上,血脈貫衝,目赤腫痛,瞼眥生瘡,暴生釘翳,漸染睛輪,視物羞澀,緊急難開。

11.5 用法用量

退膜丸(《普濟方》卷一一○)。

11.6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

12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方之決明丸

12.1 處方

石決明1兩(洗),茺蔚子1兩,車前子1兩,防風1兩(去叉),細辛1兩(去苗葉),桔梗1兩(銼,炒),人蔘1兩,白茯苓1兩(去黑皮),山萸1兩。

12.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2.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方之決明丸主治烏風內障,無翳,但瞳仁小,3-5年內結成翳,青白色,視物有花。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鹽湯送下。

12.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13 聖濟總錄》卷一八一方之決明丸

13.1 處方

決明子牛黃(別研)、蕤仁等分

13.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麻子大。

13.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八一方之決明丸主治小兒赤眼

13.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臨臥時以乳汁送下。如熱痛不可忍者,用豬膽汁爲丸。

1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14 世醫得效方》卷十一方之決明丸

14.1 處方

石決明1兩(煅),川芎1兩,黃柏1兩,蒼朮半兩(米泔浸)。

14.2 製法

上爲末,用兔肝(或無,以白羯羊肝代之)研爛爲丸,如綠豆大。

14.3 功能主治

世醫得效方》卷十一方之決明丸主治豆瘡入眼,雖赤白障翳膜遮漫黑睛,但瞳子不陷者。

14.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後臨臥以米泔送下。

14.5 摘錄

世醫得效方》卷十一

15 世醫得效方》卷十六方之決明丸

15.1 組成

青葙子1兩(炒),防風1兩,枳殼1兩,茺蔚子半兩,細辛半兩,枸杞子半兩,澤瀉半兩,生乾地黃半兩,石決明(燒)半兩,土當歸(酒浸)2兩,宣連半兩(去須),車前子2兩(炒),麥門冬去心)2兩。

15.2 功能主治

世醫得效方》卷十六方之決明丸主治諸般眼患,因熱病後毒氣攻目,生翳膜遮障。

15.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麥門冬煎湯送下。

1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5.5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決明子丸"。

16 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家寶》方之決明丸

16.1 處方

決明子1分,車前子1分,菊花1分,川芎1分,宣連1分,當歸1分,大黃半分,子芩半分。

16.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小綠豆大及麻子大。

16.3 功能主治

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家寶》方之決明丸主治肝臟壅熱,眼生翳障。

16.4 用法用量

普濟方無子芩,有紫參

16.5 摘錄

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家寶》

17 醫宗金鑑》卷七十七方決明丸

17.1 處方

石決明1兩,車前子1兩,五味子半兩,細辛半兩,大黃1兩,茯苓1兩,知母1兩,茺蔚子1兩,黑參1兩,防風1兩,黃芩1兩。

17.2 製法

上爲細未,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7.3 功能主治

醫宗金鑑》卷七十七方決明丸功在下行實熱。主滑翳內障

1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食前茶清送下。

17.5 摘錄

醫宗金鑑》卷七十七

18 千金翼方》卷十一方之決明丸

18.1 組成

石決明(燒)、石膽光明砂、芒消(蒸)、空青黃連不用漬)、青葙子決明子(以苦酒漬,經3日曬乾)、蕤仁防風鯉魚膽細辛等分

18.2 功能主治

千金翼方》卷十一方之決明丸主治眼風虛勞熱,暗運內起。

18.3 用法用量

每取黃米粒大納眥中,日1夜1。稍稍加,以知爲度。

18.4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魚膽和丸,如梧桐子大,曬乾研碎,銅器貯之,勿泄。

19 太平聖惠方》卷三方之決明丸

19.1 組成

決明子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柏子仁1兩,熟乾地黃1兩,菟絲子1兩(酒浸3日,焙乾,別搗爲末),枸杞子1兩。

19.2 功能主治

太平聖惠方》卷三方之決明丸主治膽虛冷,神思昏沉,頭眩目暗。

19.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服以溫酒送下。

19.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9.5 附註

按: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決明子丸"。《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無熟乾地黃,有細辛、芎藭。

20 雞峯普濟方》卷二十一方之決明丸

20.1 組成

決明子1分,青葙子1分,蒼朮1分,木賊1分,川芎1分,羌活1分,防風1分,甘草1分,楮實1分,菊花1分,蟬殼1分,石膏1分,蛇皮1條,仙靈脾半兩,谷精草半兩。

20.2 功能主治

雞峯普濟方》卷二十一方之決明丸主治脾虛膈熱,眼目昏暗,翳膜遮障,隱澀羞明

20.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食後細嚼米飲送下。

20.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櫻桃大。

21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