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浸浴療法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ú bù jìn yù liáo fǎ

2 註解

3 操作名稱

局部浸浴療法

5 禁忌症

月經期禁用坐浴腎臟疾病禁用冷水坐浴

6 方法及內容

6.1 手浴

熱水浴。將浴盆放在椅子或盆架上,倒入40~45℃熱水,衣袖挽至兩肘以上6-10cm,將手與前臂浸泡於盆內,時間 20-30min。治療中應不時加入熱水或更換熱水1-2次以保持水溫。治療後擦乾皮膚,用棉衣或棉墊保溫。

②冷水浴。水溫10-20℃,時間3~10min。

③冷熱交替浴。一盆盛 10~20℃冷水,另一盆盛40~45℃熱水。手及前臂下部先在熱水浸泡30s~1min,再浸入冷水10~15s,交替進行5~10次,最後在熱水中結束。

6.2 足盆浴

兩褲管挽至膝上小腿浸入水中;其餘同手浴法。

6.3 坐浴

熱水坐浴。治療前患者大小便,將40~42℃的熱水倒入坐浴盆,盆內水不超過1/2深度,將臀部浸入水中時間3-10min,中間換水2~3次(保持水溫)。

②冷水坐浴。水溫10-20℃,時間3~10min。

6.4 旋渦浴

裝有水泵或其他機械裝置,使浴槽內水呈旋渦狀流動,將患肢浸入,水溫38~40℃,時間15~30min。

7 注意事項

治療後注意保溫和休息。熱水坐浴如感頭暈,可頭部冷敷或停止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