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經絡診斷是以經絡腧穴學說爲理論基礎,以穴位病理性反應的各種表現形式爲指標,進行疾病證候辨別的診斷方法[1]。
經絡診斷根據中醫經絡學說,通過檢查經絡腧穴部位的病理反應,測定經絡和腧穴部位的皮膚電和皮膚溫度等,藉以辨別病位、病經及虛實狀態[2]。由於經絡分佈於四肢百骸、頭面軀幹,無所不到,體內各臟腑器官的病變往往通過經絡途徑反映到體表的一定部位,因此,經絡診斷對臨牀有重要意義[2]。經絡診斷是在研究和推廣應用經絡學說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既注意中醫傳統的宏觀現象,注重機能狀態的改變;也重視西醫倡導的微觀現象,注重儀器測定與形態結構的改變[2]。診斷結果具有中醫的臟腑、氣血和經絡辨證,也具有現代醫學的病名和病理診斷,常用的經絡診斷有經絡望診、經絡按診,經絡腧穴皮膚電測定診斷,經絡腧穴皮溫測定診斷,知熱感測定診斷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