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適應證
靜磁場療法適用於:
1.軟組織扭挫傷、肌纖維織炎、肱骨外上髁炎、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頸椎病、軟組織炎症感染。
6 準備
1.治療前要向患者說明治療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2.儀器設備準備
(1)磁片,多爲圓形,直徑0.5~2cm,表面磁感應強度0.05~0.2T,多用於體表。
(2)磁珠,圓形,直徑0.2~4mm,表面磁感應強度約1mT,多用於耳廓穴位。
其它用品有膠布、紗布、75%乙醇等。
7 方法
1.直接貼磁法
(1)選取有足夠磁感應強度的1片至數片磁片。
(3)將磁片分別置於需敷磁部位,用膠布固定之。有不同的貼磁方法:
①單磁片法:應用1片磁片,將磁片的任一極在病患部位或穴位上。此法多用於病患範圍較小、較淺時。
②雙磁片法:應用2片磁片。病患範圍較大、較淺時,將兩磁片的異名極並置敷貼。病患範圍較大、較深時,將兩磁片的同名極並置。病患範圍較小、較深時,將兩磁片的異名極相對敷貼於病患部位的上下、左右或前後。
③多磁片法:應用多片磁片,一般不超過6片,參考雙磁片法貼於病患部位,貼的範圍應稍大於病患部位。
(4)磁片貼後每5~7d取下磁片,檢查貼磁片局部的皮膚反應。如無不良反應,而又需要繼續治療者,可以休息1~2d後繼續在原位貼磁。
(5)異名極對置貼於組織較薄處時,容易發生血管受壓、局部缺血的情況,應多檢查,出現局部缺血時應立即取下磁片。
(6)貼磁片處皮膚發生刺激、疼痛、出現水皰時應立即取下磁片,更換貼磁部位。皮膚過敏、破損處可先用消毒紗布覆蓋破損皮膚處,再貼磁片。
(7)療程無嚴格限制,一般1周~1個月爲一療程。
2.間接貼磁法
(1)將數片磁片縫製於可用於病患部位的衣物上(如:腰帶、腹帶、乳罩、護膝等)。
(2)將帶有磁片的衣物穿戴於病患部位,磁片與皮膚之間只隔薄層織物,必須使磁片緊貼病患部位、痛點或穴位。
(3)體位變動或穿脫動作使磁片移位時需及時糾正。
(4)磁療用品一般穿戴1~2周後,休息1~2d再用。
3.耳磁場法
(1)選取若干磁珠或小磁片。
(3)異名極在耳廓對置貼時容易發生對耳廓組織的壓迫,一般貼2h後鬆開5min再貼,以免長時間壓迫引起耳廓組織壞死。
(4)療程無嚴格限制,可長期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