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鬱化痰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ě yù huà tán wán

2 癧科全書》:解鬱化痰丸

2.1 處方

夏枯草3錢,白芍3錢,白芷2錢,羌活2錢,秦艽2錢,茯苓2錢,半夏2錢,葛根2錢,煅牡蠣2錢,杭白菊2錢,天麻1錢半。

2.2 製法

上研末,爲丸。

2.3 功能主治

解鬱化痰。主頭風癧。挾頭風而來,多因肝氣鬱結而成者。

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早、晚飯後淡鹽湯送下。作湯劑亦可。

2.5 摘錄

癧科全書

3 攝生衆妙方》卷六

3.1 方名

解鬱化痰丸

3.2 組成

天門冬1兩(去心),黃芩1兩(酒炒),海粉2兩(另研),瓜蔞仁1兩(另取肉),橘紅1兩(去白),桔梗5錢(去草),香附米5錢(淡鹽水浸透,炒去毛),連翹5錢(去枝),青黛2錢(另研),芒消2錢(去土),牛黃5分(另研),竹瀝1兩。

3.3 功效

解鬱化痰

3.4 主治

痰嗽

3.5 用法用量

細嚼化後,用清湯送下。

3.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龍眼核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