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梅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āo méi wán

2 張氏醫通》卷十五:椒梅丸

2.1 處方

秦椒9克 烏梅 黃連各3克

2.2 製法

上藥爲末,飴糖爲丸,如黍米大。

2.3 功能主治

治痘爲蟲悶,不得發出。

2.4 用法用量

量兒大小,分二三服。次與紫草承氣湯下之。

2.5 摘錄

張氏醫通》卷十五

3 醫級》卷八:椒梅丸

3.1 處方

川椒1錢,黃連2錢,吳萸1錢,烏梅肉3錢(用水作膏)。

3.2 製法

上爲末,和烏梅膏爲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蛔痛。胸腹扛痛,脈氣浮弦,環青脣紅。

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薑湯送下。

3.5 摘錄

醫級》卷八

4 《千金珍祕方選》

4.1 方名

椒梅丸

4.2 組成

川椒4兩,烏梅肉2兩,茯苓4兩,砂仁4兩,木香4兩,烏藥8兩,厚朴8兩,茴香4兩,廣皮4兩,當歸4兩。

4.3 功效

和營理氣,消散痞瘕。

4.4 用法用量

口服。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搗和爲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