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雞峯》卷十二:建脾湯
2.1 別名
2.2 處方
生薑1斤(切片,青鹽3兩,研拌1宿,焙乾),草豆蔻2兩,大麥糵2兩,陳橘皮2兩,甘草1兩。
2.3 製法
上爲細末。
2.4 功能主治
調中養氣,消化宿谷。主
2.5 用法用量
2.6 摘錄
《雞峯》卷十二
3 《醫方類聚》卷一九八引《吳氏集驗方》:建脾湯
3.1 處方
茴香2兩(別炒),粉草4兩(銼),白鹽6兩(炒),高良薑4兩(水煮20-30沸,控幹,切作片子,以麻油炒)。
3.2 製法
3.3 功能主治
快脾胃,進飲食。主
3.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沸湯點服。
3.5 摘錄
4 《傳信適用方》卷一:建脾湯
4.1 處方
生薑1斤(洗,和皮切,入幹瓷盆內,以鹽4兩淹1宿,日中拌曬,以鹽汁盡爲度),草豆蔻(焙乾)2兩,甘草(炙)2兩,陳皮(去白)2兩,神曲(炒)2兩,麥糵(炒,勿焦)2兩。
4.2 製法
上爲細末。
4.3 功能主治
4.4 用法用量
空心、食前白湯點服。
4.5 摘錄
《傳信適用方》卷一
5 《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5.1 方名
5.2 組成
厚朴(去粗皮,銼)4兩,蒼朮(水浸,去皮,銼)4兩,大棗1升(煮熟,剝去皮核,研取棗汁約5升以來,同煮厚朴、蒼朮,候水盡爲度,濾出焙乾),陳橘皮(去白,面炒)3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半,人蔘2兩,甘草(炒)3兩。
5.3 功效
益胃氣,思飲食。
5.4 主治
5.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生薑3片,大棗1個(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
5.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