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別名
間接喉鏡手術;operations under laryngeal mirror;operations under laryngoscopic mirror
5 分類
耳鼻喉科/內鏡手術/喉鏡手術
11 麻醉和體位
通常採用表面麻醉。用1%丁卡因或達克羅寧做口咽部黏膜表面麻醉,首次噴霧後觀察5min。如無異常反應,再繼續做口咽部表面麻醉2次。然後再做喉咽及喉部黏膜的表面麻醉。常用的方法如下:
1.噴霧法 用彎頭噴霧器將表麻藥物噴入喉咽部及喉部,共3次,每次間隔3~4min。
2.喉卷棉子法 用蘸表面麻醉藥物的喉卷棉子置於兩側梨狀窩,每次3~4min,共3次。
3.滴入法 用彎滴管將表面麻醉藥物沿會厭緣滴入,使藥物沿會厭喉面流入聲門區。
4.聲門下注射法 病人仰臥,常規消毒,經環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1ml,拔針後囑病人咳嗽,使會厭喉面及聲門區喉黏膜得到充分麻醉。
通常採用端坐位。
12 手術步驟
病人端坐、張口、伸舌。囑病人手持紗布將舌拉出口外,手術者一手執間接喉鏡,另一手持彎頭喉鉗(圖9.7.1.1-4)。在間接喉鏡引導下將喉鉗送入喉咽。如病變在聲門區,則將會厭喉面向前壓,充分暴露聲門區。鉗的開口方向應根據病變所在部位而定,其原則是應有利於病變的摘除(圖9.7.1.1-5,9.7.1.1-6)。
蕭學和等設計了聲帶息肉吸割器(圖9.7.1.1-7),其外形與彎頭喉鉗相似,所不同的是用吸割頭代替鉗頭。手術在間接喉鏡下進行。用負壓將息肉吸入吸割頭內,通過吸割頭內的刀圈將息肉切下。吸割頭按吸孔大小不同製成多種規格,有直徑1.5mm、2.0mm、2.5mm和3.0mm橢圓吸孔四種,按息肉大小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