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公愉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ǎng gōng yú

2 註解

蔣公愉   清代人。家本吳越(今江蘇、浙江一帶),浪遊嶺表(今廣東)。嘉慶五年(1800年)客居胥江官舍,患蠱脹病危殆。乃憶及祖母精於醫道,常起疑難之症,遂從遺物中尋得治蠱方19則,按方投藥而所患蠱病得愈。以之施人亦獲效。嘉慶十五年(1810年),得其方者以《經驗蠱脹十九方》爲名刊行於世。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