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疔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ǔ kǒu dīng

2 註解

虎口疔   病名。即合谷穴處所之疔腫。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又名合谷疔虎口疽、合谷疽合谷毒丫刺毒擘蟹毒、拍蟹毒、病蟹叉手叉發虎口百丫虎口手丫刺丫叉毒、虎丫毒丫毒丫指。生於拇指、食指間之合谷穴部位。多因陽明溼毒邪氣凝結而成。初起見局部有黃色小泡,或結成形如豆粒之硬塊,焮赤疼痛,腫脹堅韌,重者根基較深,或有紅線上攻於前臂或至腋內者。證治參見疔瘡條。

治療虎口疔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虎口疔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