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疾病 黏膜病
huài sǐ kuì yáng xìng kǒu yán
necrotizing ulcerative stomatitis
潰瘍壞死性口炎(necrotizing ulcerative stomatitis)是一種嚴重的由Vincent螺旋體或梭形桿菌感染而引起的口腔壞疽性病變。
潰瘍壞死性口炎
壞疽性口炎;壞死潰瘍性口炎
皮膚科 > 黏膜病
A69.0
潰瘍壞死性口炎常見於麻疹、水痘後或患其他傳染病的5~6歲內的幼兒。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缺乏者易感。目前沒有其他相關內容描述。
患者抵抗力減低,又有毒力較強的化膿性感染所致。
發病機制還不確切。
口腔黏膜出現淺潰瘍,迅速發展成壞疽並蔓延、擴大,從而毀壞面頰部皮膚及鄰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潰瘍,放出異臭,往往可致死亡。
毀壞面頰部皮膚及鄰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潰瘍,放出異臭,往往可致死亡。
根據臨牀表現爲口腔黏膜出現淺潰瘍,迅速發展成壞疽並蔓延、擴大,從而毀壞面頰部皮膚及鄰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潰瘍,放出異臭的特點,可以診斷。
中醫辨證:因癖疾積火,餘毒上攻,積火熱毒而成,但氣血虧損也是發病重要因素。
精心護理。補充蛋白質、維生素、輸血、能量合劑等以增加抵抗力。控制感染,可用紅黴素,先鋒類等。
中醫療法:清熱解毒與扶正補益之劑。病兒十分衰弱時可先用獨蔘湯口服,以補元氣。若病兒手足不溫,可用紅人蔘9g、附子9g、肉桂9g、甘草6g煮水服用,以溫腎陽而補氣血。
病情較輕者,可用消毒飲,三黃解毒湯等。
局部可用化毒散,或用玉紅膏外敷。
毀壞面頰部皮膚及鄰近骨骼等,形成穿透性潰瘍,往往可致死亡。
1.精心護理。補充蛋白質、維生素、輸血、能量合劑等以增加抵抗力。控制感染也很重要。
2.保持局部衛生清潔,防止病情發展。
紅黴素、人蔘、玉紅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