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疤痕性狹窄成形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óu bā hén xìng xiá zhǎi chéng xíng shù

3 適應

對於較嚴重的喉疤痕狹窄,或喉裂開置硅膠管擴張失敗的病例,移植全層皮片是較有效的措施。全層皮片移植存活後,較少攣縮,但很難存活,因喉腔疤痕切除後,腔內僅存殘缺軟骨支架及周邊粘膜,血供甚差,加上固定困難,故宜在頸部作帶蒂皮瓣或皮管,以利全皮存活。

4 手術器械

頸部手術常規器械。

5 術前準備

頸側x線攝片

6 麻醉

局麻。

7 手術方法

7.1 皮瓣成形

手術分二期完成。

第一期:按喉裂開術切除腔內狹窄疤痕後,正確估計創面的面積,在頸部用亞甲藍甲紫標記好所需皮瓣的長度和寬度。蒂部的位置應接近所需移植創面的同一水平,並儘可能接近中線,以縮短皮瓣長度(過長的皮瓣前端容易壞死)。將皮瓣轉移喉腔內,均勻平鋪於創面上,周邊與粘膜作間斷縫合,創面止血應十分徹底,以免形成皮瓣下的血腫,影響存活。因咳嗽,皮瓣容易被氣流掀起,應予壓迫固定。通常可用硅膠管放置喉腔內壓迫皮瓣,硅膠管上開小孔,穿以不鏽鋼絲,經型開口固定於頸部皮膚上。注意硅膠管的管徑應與喉腔內徑相配;壓力太大易致皮瓣壞死,過小則不能起壓迫固定的作用喉裂開口不予縫合。供皮瓣處的創面,如其寬度不超過3.5~4.0cm,一般可在分離鬆弛兩側皮下組織後,作張力縫合。如創面較大疤痕較多,應取大腿斷層皮片修補。

第二期:2周後,重新打開喉腔,去除硅膠管,檢查皮瓣存活情況。如存活良好,則將皮瓣蒂部切斷,翻轉後與對側裂開創面縫合,形成喉腔。此時可用手指堵住氣管套管口,檢查病員通氣是否良好。一般應無呼吸困難,或有改善。

爲防止再度狹窄,在第二期手術時也可不去除硅膠管,待2~3月後再經口腔去除。但硅膠管放置過長,有可能使移植皮膚糜爛壞死,故若喉腔已足夠寬大,可不再置硅膠管。

7.2 皮管成形

由於外傷或多次手術,頸部近中線部位疤痕面積常較大,這使皮瓣蒂部離中線較遠,所制皮瓣往往過長,影響移植後存活。爲保證所移植皮膚存活,可製成皮管。

第一期手術,根據臨牀檢查和x線攝片,計劃好所需皮片,於頸部作成皮管,取皮創面應予張力縫合或取大腿內側斷層皮片修補,待2周後再進行第二期手術。第二期手術過程類似皮瓣成形第一期,即將皮管下端皮管斷離,按移植創面所需長度剪開皮管,稍予修薄,移植喉腔內,並置硅膠管壓迫固定。約2周後再進行第三期手術,手術過程與皮瓣成形第二期相同。

8 注意事項

喉狹窄的手術方法應根據狹窄部位、程度和範圍的不同,選擇有效、省時和痛苦較少的方法。對複雜的喉狹窄,貪圖省力非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增加病員再次手術的痛苦,而且第二次手術往往比第一次更困難。同樣,對較簡單的狹窄盲目擴大手術範圍,也是不應該的。

9 術後處理

1.注意呼吸和飲食,術後幾周乃至幾個月內,仍有可能食物嗆入聲門,以後會逐漸適應,不再發生或偶而發生嗆咳。

2.術後如呼吸改善,應於2~3月後再拔除氣管套管。因數日數週內呼吸良好,以後仍有再度狹窄的可能,故過早拔除氣管套管,有再度發生喉阻塞的危險。

3.行氣管切開術者,術後處理同氣管切開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