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溼霍亂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án shī huò luàn

2 註解

寒溼霍亂   病名。見《霍亂論·病情篇》。病由脾胃、中陽虛、寒溼內盛所致;亦可因炎暑貪涼,過食生冷致病。《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太陰所至,爲中滿霍亂吐下。”此病除中滿、吐下外,亦可吐利清水,或吐如米泔水,臭穢不甚,口和不渴,四肢多見逆冷。在臨牀上又可分爲寒偏勝或熱偏盛。以辛溫散寒或芳香宣化爲大法。輕證用藿香正氣散,或平胃散藿香木香生薑半夏等味。溼盛而四肢重着,骨節煩疼者,胃苓湯木香藿香大腹皮等;情志鬱結,寒食停滯者,七香飲頭疼惡寒無汗,以香薷飲先散其表,後用大順散等方調其裏;腹痛喜熱按,瀉物不臭,陽虛脈弱者,用來複丹;吐瀉不止,元氣耗散,或水粒不入,或渴喜冷飲而飲之不多;或惡寒戰慄四肢逆冷;或煩躁發熱,揭去衣被,但如瀉物不臭,則系內虛陰盛格陽,宜理中湯,甚者以四逆湯食鹽少許;更有暴瀉如水,肢厥冷汗,脈弱不能言,宜急用漿水散冷服更宜,參見霍亂諸條。

治療寒溼霍亂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