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診斷
注意檢查胸膜椎、腰骶部和骶髂關節等處有無結核病變,在大粗隆處膿腫或滑囊病變應排除上述病變的流注膿腫,手術時應追判膿腫是否來自盆腔方向,必要時應X線攝片檢查胸腰椎、或骶髂關節等處,以明確診斷。
2.非特異性滑囊術
4 治療措施
一.病人年齡較大,膿腫小者可非手術治療。合理化療方案治療,局部穿刺抽膿和注藥可以治癒。
二.病竈中死骨多或並有竇通入治不愈者,可施行手術清除病竈。
病竈清除術
2.體位 側臥位,患側在上方,患者稍墊高略外展,使髂脛束和闊筋膜鬆弛,便於顯露病竈。
3.切口 大粗隆外側切口哎呀孤形切口,寒性膿腫流注大腿下方者,可另作一個小切口。
沿切口的方向,切開深筋膜及闊筋膜張肌向前牽,臀大肌向後牽開。爲充分暴露大粗隆上方病竈,可將臀中、小肌部分切開,將股外側肌行骨膜下剝離,牽向後下方可顯露病竈下方。仔細探查確定哪個滑囊受累,注意觀察滑囊色法、大小、範圍,相鄰的骨質有無受侵;反之,清查大粗隆骨病竈時,注意滑囊有無受累。如有寒性膿腫,注意其範圍並有無通向骨盆腔。
4.病竈清除 徹底清除患病的滑囊,刮除骨病竈,但不應切除過多的骨質,以免術後病變波及髖關節。沖洗局部,縫合髂脛束和臀大肌聯接腱後,逐層縫合切口。
如術前併發竇通道,局部可置放引流管,術後48~72小時拔除。
5 病理改變
一.大粗隆由獨立的骨化中心構成,4歲時出現,18歲時與股骨融合。
大粗隆位於股骨頸和股骨幹聯接部。臀部肌肉大部分抵止於股骨大粗隆。臀小肌止於大粗隆前方粗糙面,臀中肌抵止於大粗隆外側面,裂狀肌抵止於大粗隆頂部,大粗隆間窩有閉孔外肌,其內側有閉孔內肌和上下肌附着。
大粗隆滑囊主要的有:臀大肌滑囊位於臀大肌與大粗隆之間:臀股滑囊在臀大肌下緣與股外側肌筋膜間;臀中肌滑囊在臀中、小肌腱與大粗隆外上部之間。
二.大粗隆結核分爲骨型和滑囊型兩種。有人認爲骨型結核是原發,而滑囊型是繼發的,持有相反觀點認爲原發滑囊結核,以後累及股骨大粗隆。另有認爲絕大多數病例原發於骨,少數原發於滑囊。郭巨靈分析97例中骨型63例,滑囊型22例,列寧格勒137例中,骨型125例,滑囊型12例都說明這點。
骨型結核分爲中心型和邊緣型,其中以中心型多見。
在大粗隆主要的三大滑囊中,以臀大肌滑囊結核較爲常見。病初起,滑膜充血、腫脹、滑液增多;晚期囊壁增厚,內面粗糙,覆蓋暗紅色肉芽或壞死組織,常有乾酪樣物質、膿液等。滑囊穿破後,膿液蔓延至其周圍,可穿破皮膚,形成竇道。
大粗隆結核的膿液存在於闊筋膜與股外側肌之間,因重力關係流注可達到同側的膝關節。大粗隆病變在臀中、小肌與髖關節囊之間形成膿腫,時可穿破髖關節囊累及髖關節。
大粗隆中心型骨結核沿股骨頸和股骨頭方向擴展,突破其骨皮質進入髖關節。大粗隆結核病竈清除時損傷髖關囊,結核病變侵入髖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