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臨牀意義
1.雌激素促進宮頸粘液結晶形成,產生大量稀薄、牽延性高的宮頸粘液。孕激素則呈抑制作用,產生橢圓體及粘稠、量少、牽延性低的宮頸粘液。
2.整個月經週期中,若不出現粘液結晶,或只有少數極小結晶,且粘稠度變化不大,提示雌激素水平低落,卵巢功能低下。
3.月經過期,宮頸粘液塗片無結晶,始終有橢圓體,粘液量粘稠,背景清潔,可能爲早孕。如早孕期塗片出現羊齒狀結晶,則預示有流產可能。
6 方法及內容
1.暴露宮頸,用棉球拭去分泌物。
2.用長平鑷(或長鉗、吸管)伸入宮頸管內1cm左右,夾取或抽吸粘液,以抽淨爲止,觀察容量、性狀、色澤及牽延性,並作塗片鏡檢。
(1)外觀:月經後粘液量少,稠厚、混濁,越近排卵期量越多,質越稀薄透明。透明度可分:透明稀薄、半透明、混濁不透明。
(2)牽延性試驗:將粘液少許置於幹玻片上,另用一張玻片角蘸粘液,輕輕向上牽拉成絲狀,觀察其長度。排卵期拉絲長度可達10cm,雌激素水平低時拉絲長度僅1-3cm。
(3)塗片檢查及分型:用無菌乾燥直鉗或長鑷子伸入宮頸管約0.5-1cm,夾取少量粘液拉成絲塗於乾燥玻片上,將其展開呈薄膜狀,待其自然乾燥或用燈泡烘乾,置顯微鏡下檢查,可分五型。
Ⅰ型(+++):典型結晶。典型的羊齒狀結晶,晶柱粗硬垂直,分支垂直密而長。
Ⅱ型(++):較典型結晶。分支短而少,支粗,晶柱與分支間不互相垂直。
Ⅲ型(+):不典型結晶。結晶細小,分支少,似金魚草狀或苔狀,晶體散在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