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蓯蓉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ù zǐ cōng róng wán

2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半兩,楮實(酒漫1宿,蒸熟)半兩,茴香子(炒)半兩,菟絲子(酒浸1宿,蒸熟,研,焙)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補骨脂(炒)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白茯苓半兩,當歸(切,焙)半兩,蓽茇(炒)半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遠志去心)1兩,山茱萸(打破,炒)1兩,柴胡去蘆頭)1兩,黃耆(銼細)1兩,巴戟天1兩,蕪荑(炒)1兩,山芋1兩,大蒜(煨)6顆,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2兩,黃蠟2兩。

3 製法

上除蓯蓉、桃仁杏仁楮實、蒜、黃蠟外,併爲末。先取精羊肉(去皮骨)一斤半,細切,用水煮熟,次入好酒3升熬爛,次入黃蠟候熔,都取出細研。入楮實桃仁杏仁、蓯蓉、蒜等,一處爛研如膏。入前藥末爲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平補,壯元陽。主

5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空心鹽酒或鹽湯送下。

6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