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手術步驟
2.常規消毒、鋪巾、蓋單。
3.選下腹部四孔法充氣、穿刺套管,置鏡。
5.處理子宮圓韌帶 向內上方鉗夾提起子宮角的圓韌帶,於離子宮角外側2~3cm處用雙極電凝鉗電凝處理約1~2cm段,用剪刀剪斷圓韌帶。同法處理對側圓韌帶(圖11.5.1.7.1-6)。
6.剪開子宮膀胱反折腹膜及兩側闊韌帶前葉 沿圓韌帶斷端切口,用沖洗管向闊韌帶、膀胱反折腹膜內注入生理鹽水,使之分離後分別剪開前葉及反折腹膜,再用鈍性探棒或鉗夾自制的分離“花生米”,將膀胱下推,將闊韌帶前葉外緣向外下方稍分離(圖11.5.1.7.1-7,11.5.1.7.1-8)。
7.附件處理
(1)切除附件:提起一側輸卵管,顯露卵巢骨盆漏斗韌帶,用雙極電凝鉗充分電凝韌帶,使韌帶內血管閉合,應有足夠的寬度,在其中部小心剪斷。也可用剪刀剪開漏斗韌帶下緣腹膜一切口,再用分離鉗穿孔引過7號絲線一端,將絲線兩端都引到腹外,打結後再用推杆推入紮緊,同法在盆壁側結紮2道,近卵巢側結紮1道,於兩結間剪斷韌帶(圖11.5.1.7.1-9)。
(2)保留附件:距子宮角2cm處用雙極電凝鉗電凝輸卵管峽部後剪斷。再電凝卵巢固有韌帶,剪斷之。注意一定要電凝徹底,且不宜太靠近子宮,否則易引起出血。也可用上述穿孔法分別結紮、切斷輸卵管及卵巢固有韌帶(圖11.5.1.7.1-10)。
8.繼續分離膀胱反折腹膜,將膀胱下推,注意層次要清楚,可以看見發白的宮頸筋膜,兩側的組織是膀胱柱,電凝分離後,將膀胱推至宮頸外口。向兩側分離可見子宮峽部及子宮動脈(圖11.5.1.7.1-11,11.5.1.7.1-12)。
9.切斷子宮動脈 此爲極重要的一步,如果上述分離順利,可見子宮動脈。如不能顯露,分離時,將子宮向對側牽引,使子宮峽部有一定張力,繼續在剪開的闊韌帶之間加壓沖水,最好在離子宮旁1cm部位用分離鉗輕輕地進行分離,找到子宮血管。分離時不要貼緊子宮峽部,否則易引起出血,明確子宮血管後,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處理子宮動脈:
(1)雙極電凝法:用雙極電凝鉗緊貼子宮峽部電凝子宮血管,使血管閉合後,再剪斷之,注意要電凝徹底、夠寬(圖11.5.1.7.1-13)。
(2)鈦夾法:先將子宮血管遊離出來,只少遊離1~2cm的長度,盆側用兩個鈦夾,子宮側用一個鈦夾,在盆側第二個鈦夾和子宮側鈦夾間剪斷,殘端再電凝。
(3)縫扎法:使用2-0腹腔鏡專用縫合針線或用3/8弧度的縫針穿6號絲線,於子宮峽部穿過子宮血管進行縫合,腔外打結推杆推入,前兩個結打在子宮血管盆壁側,第三個結打在靠近子宮側,於此結外側剪斷子宮血管。
(4)使用切割閉合器一次性沿子宮峽部切割閉合子宮血管。但切割閉合器價格較昂貴。
10.用雙極電凝鉗分次電凝、剪斷子宮骶骨韌帶及大部分子宮主韌帶。
11.切開陰道前穹窿,切除子宮(圖11.5.1.7.1-14,11.5.1.7.1-15)。
12.手術助手以塑料袋裝入溼紗布,經陰道放入陰道前穹窿,向盆腔內頂入,術者將子宮向頭向牽拉,可在鏡下辨別要切開的陰道前穹窿頂部,用電凝鉤切開陰道穹窿壁,可見陰道填塞物。將子宮向要切開部位相反的方向牽拉,使此部位有一定的張力,再用電凝鉤同法依次切開陰道穹窿壁,斷離全子宮。注意陰道內填充物要足夠,以防腹腔內氣體外漏(圖11.5.1.7.1-16)。
13.可術前預先將一子宮切除專用舉宮器,經陰道置入舉宮器,注入水囊固定之,將一配套的宮頸帽套在子宮頸上,使陰道穹窿被撐起。術者在鏡下可見被撐起的陰道穹窿,當處理完骶骨韌帶及部分主韌帶後,可用電凝鉤沿此界線切開陰道壁,切除全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