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方石斛片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ù fāng shí hú pià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Fufang Shihu Pian

2.2 標準編號

WS3-B-2941-98

2.3 處方

人蔘 10. 4g 羚羊角 7. 8g 五味子 10. 4g 枸杞子 15. 6g 川芎 7. 28g 山藥 10. 4g 地黃 31. 2g 當歸(酒浸) 10. 4g 水牛角濃縮粉20. 8g 黃芩 10. 4g 梔子 7. 28g 防風 10. 4g 石斛 15. 6g 枳殼(炒)  10. 4g 麥冬 31. 3g 杜仲(去粗皮鹽水炒) 15. 6g 決明子 15. 6g 甘草 10. 4g 天冬 31. 2g 牛膝 15. 6g 菟絲子 10. 4g 熟地黃 31. 2g 茯苓(去皮) 15. 6g 苦杏仁 15. 6g 蒺藜(鹽水炒)   15. 6g 菊花 10. 4g 青葙子 15. 6g 知母 20. 8g

2.4 製法

以上二十八味,除水牛角濃縮粉外,人蔘羚羊角五味子枸杞子川芎山藥地黃當歸黃芩梔子防風粉碎成細粉,備用;其餘石斛等十六味加 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併煎液,靜置沉澱,吸取上清液,濾過, 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爲1.30(80℃)的稠膏,加入上述藥粉水牛角濃縮粉,混勻, 乾燥,粉碎成細粉,制粒,壓制成600片,包糖衣,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黑褐色;味微苦。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細胞數個成片,灰棕色,壁皺縮,胞腔 中含一類圓形,黑色核狀物,直徑11~13μm。種皮石細胞成片,淺棕色,大型,表面觀 呈不規則長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隱約可見層紋。紋錘形韌皮薄壁細胞直徑18~34 μm,表面有極細微的斜向交錯紋理。樹脂道直徑34~110μm,腔道中含金黃色或棕色塊 狀分泌物,周圍分泌細胞中含顆粒狀物;草酸簇晶20~68μm,棱角尖銚。草酸鈣針晶 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針晶束長90~240μm,針粗2~6μm,常不散離。油管中金黃色條 狀分泌物。簇狀結晶存於長形的薄壁細胞中,直徑約20μm,常數個縱行排列。種皮石細 胞成片,淡黃棕色,表面觀呈多角形或類長方形,直徑24~36μm,長約50μm,孔溝密 細,有些胞腔內含暗棕色物。不規則碎片無色或淺灰色,稍具光澤,表面布有裂縫狀或 長方形,直徑24~36μm,長約50μm,孔溝極細密,有些胞腔內含暗棕色物。不規則碎 片無色或淺灰色,稍具光澤,表面布有裂縫狀或長圓形腔隙,並可見極細密層紋繞成同 心環。韌皮纖維微帶黃色,單個或成束,有時與薄壁細胞相連接,呈梭形,直徑10~30 μm,長50~200μm。果皮石細胞常成片聚集且呈多層不同形狀交錯覆蓋。

2.7 檢查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D)。

2.8 功能與主治

滋養肝腎益氣明目,用於昏眇內障視力減退,瞳神散大及圓 翳內障雲霧移睛之視物昏朦,迎風流淚等症。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或淡鹽湯送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2.10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食物。

2.11 規格

每素片重0. 3g

2.12 貯藏

密封。 貴州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