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痛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ēng tòng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Fengtong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1106-92

2.3 處方

豹骨(油炙) 150g 白芍 120g 熟地黃 60g 白附片 30g 杜仲(炭) 60g 防己 60g 川芎 30g 秦艽 30g 羌活 12g 鹿筋 60g 狗脊(沙燙) ? 0g 木瓜 60g 薟草 60g 牛膝 30g 海桐皮 30g 蒼耳子(炒) 30g 遠志(炒焦? 30g 西紅花 15g 地黃 60g 桂枝 30g 細辛 15g 片薑黃 30g 當歸 30g 枸骨葉 60g 地龍(酒炙) 60g 獨活 18g 千年健 30g 黃芪 120g 蒼朮(炒? 30g 沙苑子 30g 鉤藤 30g 鐵絲威靈仙 60g 黃柏 30g 蜈蚣 15g 沒藥(醋炙? 60g 血竭 30g 甘草 30g 紅參 30g 鹿角霜 60g 伸筋草 60g 雞血藤 60g 老鸛草 60g 黃精(酒炙? 60g 全蠍 15g 紫菀 30g 白朮(麩炒) 30g 卷柏 30g 地楓皮 30g 蘄蛇肉(酒炙) 30g 鹿銜草 60g 青木香 30g 冬蟲夏草 60g 烏梢蛇(酒炙) 60g

2.4 製法

以上五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低溫乾燥滑石 粉, 150g與硃砂粉 45g配研後,包衣,打光,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包衣水丸,除去外衣顯黃褐色;氣微,味苦、辛。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2.7 功能與主治

散風除溼,益氣活絡。用於經絡不和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牙關 緊閉,隻眼歪斜,風寒溼痹,筋骨痿弱,四肢麻木,骨節痠痛氣血虧損,腰痠腿軟, 頭目眩暈,手足抽搐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2次。

2.9 注意

感冒期間停服,孕婦忌服。

2.10 規格

每 100粒重 18g

2.11 貯藏

密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