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墜

中醫耳科 五官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人體部位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ěr zhuì

2 英文參考

an eardrop[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eardrop[朗道漢英字典]

eardrop[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ar lobul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註解

耳墜(ear lobule)爲人體部位名,又稱“耳垂[1][2]耳垂珠[3]。是指耳輪之垂部[3][3]耳垂部分無軟骨,僅含結締組織脂肪,是臨牀常用採血的部位[4]耳垂部分分佈有眼、牙痛點、扁桃體耳穴[5]

耳垂.jpg

耳墜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3.
  4. ^ [4] 柏樹令,應大君主編.系統解剖學.—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62.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3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