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味大建中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èr shí sì wèi dà jiàn zhōng tāng

2 處方

人蔘去蘆)1兩,白茯苓(去皮)1兩,桔梗(炒)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1兩,陳皮(去瓤)1兩,當歸去蘆)1兩,秦艽(洗淨)1兩,川芎1兩,阿膠蛤粉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柏子仁1兩,草果子1兩,烏藥1兩,白芍藥3錢,黃耆蜜炙)3錢,鱉甲米醋炙)3錢,地黃(熟煮)3錢,烏梅肉3錢,五味子3錢,檳榔半錢,地骨皮(去骨),木香1錢(不見火),肉桂1錢半(去粗皮,不見火)。

3 功能主治

虛勞寒熱往來,日久未愈,不思飲食,肌肉消瘦,口燥咽乾者。

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棗子2個,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5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