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èr rén tōng yōu tāng
桃仁、郁李仁、歸尾、小茴、紅花、制大黃、桂枝、川楝子。
脈實,久病瘀熱在血,胸不爽,小腹墜,能食不渴,二便澀少。
《重訂通俗傷寒論》:血脹,多因絡瘀,或早服截瘧藥,脹在右邊者爲肝脹,在左邊者爲脾脹;或婦人寒鬱子宮,子宮積瘀,脹在少腹者爲石瘕。《內經》所謂惡血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可導而下是也。治宜行血通絡。二仁通幽湯:光桃仁九粒,郁李淨仁二錢,歸尾錢半,小茴三分拌炒川楝子一錢,藏紅花五分,酒炒生錦紋錢半,桂枝尖四分,磨衝《良方》(當作《醫學正傳》)桃奴丸。
方出《臨證指南醫案》,名見《重訂通俗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