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蘑菇,是一類真菌,但不是真菌分類學中的一個自然類羣,大多數屬膽子菌綱,但也有屬子囊菌綱的。現已知約有3250種,蘑菇的正式名稱應叫菌菇。菌菇的生長環境多種多樣, 幾乎在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定種類的菌菇。草原、樹林中菌菇生長較爲集中。蘑菇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但以每年的8和9月份最爲多見。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毒蘑菇有100種左右,但多數種類的毒性輕微或尚不能確定,常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種,分別是:褐鱗環柄菇、肉褐麟環柄菇、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秋生盔孢傘、鹿花菌、包腳黑褶傘、毒粉褶菌、殘託斑毒傘等。蘑菇味道鮮美,由於某些毒蘑菇的外觀與無毒蘑菇相似, 較難區別,常因誤食而中毒,多散在發於高溫多雨季節,誤食者死亡率高。
蘑菇的毒性主要是由其含有的毒素所致,毒蘑菇含有的毒素,很多還不清楚,一種毒蕈可含多種毒素,多種毒蕈也可含有一種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環境影響。中毒程度與毒蕈種類、進食量、加工方法及個體差異有關。
3 毒蘑菇中毒
蘑菇的毒性主要是由其含有的毒素所致,毒蘑菇含有的毒素,很多還不清楚,一種毒蕈可含多種毒素,多種毒蕈也可含有一種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環境影響。中毒程度與毒蕈種類、進食量、加工方法及個體差異有關。
3.1 主要毒素的分類
3.1.1 1.胃腸毒素
含有胃腸毒素的毒蘑菇很多,其中有的中毒表現很嚴重,偶可致死,如土生紅褶菇、內緣菌、變黑蠟傘、毒紅菇、虎斑菇、橙紅毒傘等。有的中毒表現較重,但無死亡,如褐蓋粉褶菇、臭黃菇。還有一些中毒表現較輕微的,如毛頭乳菇、紅褐乳菇、白乳菇等。
3.2 2.神經、精神毒素
一般可分爲四類:
(1)毒蠅鹼:毒蠅傘、豹斑毒傘、紅網牛肝、白霜杯傘、毒杯傘等都含有毒蠅鹼。毒蠅鹼具有拮抗阿托品的作用,其毒理類似毛果芸香鹼。經消化吸收後,能興奮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增快胃腸平滑肌的蠕動,引起嘔吐和腹瀉;使汗腺、唾液腺和淚腺及各種黏液、胰液、膽汁的分泌增加,瞳孔縮小,還能引起子宮及膀胱收縮,支氣管收縮出現呼吸困難。
(2)異惡唑衍生物:近年來認爲,毒蠅傘的毒蠅物質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異惡唑衍生物,即毒蠅母和碏子樹酸等。毒蠅鹼和異惡唑衍生物之間有拮抗作用,純品毒蠅母可引起精神錯亂、幻覺和色覺紊亂。
(3)色胺類化合物:包括蟾蜍素和光蓋傘素。檸檬黃傘、褐雲斑傘、毒蠅傘、豹斑毒傘等都含有蟾蜍素,主要作用是產生明顯的色幻視。花褶傘、鐘形花褶傘中含有光蓋傘素,可產生明顯的幻覺、聽覺和味覺錯覺,還可以出現欣快與焦慮,淡漠與緊張相交替的情緒變化, 狂笑;此外,可引起瞳孔散大、心跳過速、血壓上升、體溫升高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
(4)致幻素:橘黃裸傘含有致幻素。食後可出現手舞足蹈、狂笑、行動不穩、幻覺、譫語、意識障礙等。
3.2.1 3.血液毒素
鹿花菌中含有血液毒素,可使大量紅細胞破壞,出現急性溶血,如貧血, 黃疸,血紅蛋白尿,肝大等。
3.2.2 4.原漿毒素
主要有毒傘肽和毒肽兩大類。毒傘、白毒傘、黑褶傘等含有毒傘肽和毒肽。毒傘肽類能損害心、肝、腎、腦等實質器官,尤其以肝、腎功能損害爲主;毒肽主要作用於肝。
3.2.3 5.類光過敏毒素
3.2.4 6.其他毒素
如吃了墨汁鬼傘同時喝酒,可有口內金屬味、噁心、嘔吐、顏面潮紅、心悸等中毒表現,其中含有毒素尚不清楚。
3.3 臨牀表現
不同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爲以下五型[3] :
3.3.1 1.胃腸炎型
此型患者一般在進食蘑菇後10min到2h發病,少數患者的潛伏期有6h的。表現爲無力、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等症狀。恢復較快,預後好。產生此類症狀的蘑菇很多,如:紅菇、乳菇、牛肝菌、毒粉褶菌、橙紅毒傘、毒光蓋傘、月光菌、臘傘、環柄菇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種類尚不清楚,預後較好。
3.3.2 2.神經精神型
進食後10餘分鐘至6h發病,除出現胃腸炎型症狀外,尚有瞳孔縮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淚,興奮、幻覺、步態蹣跚、心率緩慢等。少數病情嚴重者可有譫妄、幻覺、呼吸抑制等表現,個別病例可因此而死亡,多由毒蠅傘、豹斑毒傘等引起。由誤食角鱗次傘菌及臭黃菇等引起者除腸胃炎症狀外,可有頭暈、精神錯亂、昏睡等症狀。由誤食牛肝蕈引起者,除腸胃炎等症狀外,多有幻覺(矮小幻視)、譫妄等症狀。部分病例有迫害妄想等類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現。此型多預後良好。
3.3.3 3.溶血型
潛伏期6~12h.除胃腸炎表現外,還有溶血表現,可出現貧血、肝脾腫大等。此型多伴有中樞神經系統表現,多爲誤食鹿花蕈所致。
3.3.4 4.多臟器損傷型
進食後10~30h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假愈期,然後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爲嚴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狀。一般病程2~3周,死亡率極高。多爲誤食毒傘、自毒傘、鱗柄毒傘等所引起。此型中毒的臨牀經過可分爲6期:
(3)假愈期:此時患者多無症狀,或僅感輕微乏力、不思飲食等,實際上肝臟損害已經開始。輕度中毒患者肝損害不嚴重,可由此進入恢復期。
(4)內臟損害期:此期內肝、腦、心、腎等器官可有損害,但以肝臟的損害最爲嚴重。可有黃疸、轉氨酶升高、肝大、出血傾向等表現。死亡病例的肝臟多顯著縮小,切面呈檳榔狀,肝細胞大片壞死,肝細胞索支架塌陷,肝小葉結構破壞,肝竇擴張,星狀細胞增生或有肝細胞脂肪性變等。少數病例有心律失常、少尿、尿閉等表現。
(5)精神症狀期:部分患者呈煩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驚厥。可因呼吸、循環中樞抑制或肝性腦病而死亡。
(6)恢復期:經過積極治療的病例一般在2~3周後進入恢復期,各項症狀體徵漸次消失而痊癒。
3.3.5 5.類植物日光性皮炎型
誤食膠陀螺(豬嘴蘑)中毒時,身體露出部分,如顏面腫脹、疼痛。特別是嘴脣腫脹外翻,形如豬嘴。此外,還有指尖劇痛,指甲根部出血等,少有胃腸炎型。
此外,有少數病例呈暴發型經過,出現多功能臟器衰竭,1~5d內死亡。
3.4 實驗室檢查
從剩餘食物或胃內容物中檢出毒蘑菇。對食入的毒蘑菇進行形態學鑑定,有條件地進行含毒成分檢驗或動物試驗。對毒蘑菇的鑑定不能以顏色是否鮮豔,菌蓋是否長疣子,長不長蟲子,有否腥、辣、苦、酸、臭味,折斷後有無乳汁流出,以及使銀器是否變黑爲依據。只能根據蘑菇的形態特徵和內部結構,鑑別有毒蘑菇,纔是科學的。[4]
3.5 診斷
1.詳細瞭解進食史,這對診斷毒蘑菇中毒和急救治療非常重要。
2.毒蘑菇中毒表現多種多樣,有人將潛伏期較短的毒蘑菇中毒稱爲速髮型毒蘑菇中毒;潛伏期較長的稱爲遲髮型毒蘑菇中毒。遲髮型毒蘑菇中毒時,常於吐瀉緩解後出現假愈期,過後出現多個臟器的損害。對同時進食而未發病者,也應視爲患者來對待,以免發生意外。
3.6 治療
1.因爲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狀一旦出現就會迅速惡化,所以進食可疑有毒蘑菇後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對曾進食可疑有毒蘑菇的患者,接診醫生不能麻痹,應儘快求助專業機構,判定蘑菇種類,以利救治。
2.加快毒物排出:進食後要及時催吐,到醫院後要儘快給予洗胃。洗胃後成人口服藥用炭50~100g,用水調服,並予硫酸鎂導瀉。
3.阿托品:用於神經精神型中毒患者。可根據病情輕重,採用0.5~1mg皮下注射,每30min至6h一次。必要時可加大劑量或改用靜脈注射。阿托品尚可用於緩解腹痛、吐瀉等胃腸道症狀。對因中毒性心肌炎而致房室傳導阻滯亦有作用。
4.巰基解毒藥:對毒傘、白毒傘等引起肝臟及(或)多功能臟器損傷的患者,可應用巰基解毒藥,用法爲:二巰丁二鈉(Na-DMS)0.5g~1g稀釋後靜脈注射,每6h一次,首劑加倍,症狀緩解後改爲2/d注射,5~7d爲一療程;或二巰丙磺酸鈉5%溶液5ml肌肉注射,每6h一次,症狀緩解後改爲2/d注射,5~7d爲一療程。
5.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於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中毒病例,特別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腦炎、嚴重的肝損害及有出血傾向的病例皆可應用。
6.對症與支持治療:對各型中毒的腸胃炎型症狀,應積極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對有肝損害者應給予保肝支持治療;對有精神症狀或有驚厥者應予鎮靜或抗驚厥治療,並可試用脫水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