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iodine deficient areas[WS/T 669—2020 碘缺乏地區和適碘地區的劃定]
4 碘缺乏地區的劃定
碘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營養素,攝入人體的碘應該在一定的範圍內,過低或過高都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我國曾是全球碘缺乏病嚴重流行的國家之一,大部分地區外環境缺碘,我國的《碘缺乏病病區劃分》(GB 16005-2009)標準中規定以鄉鎮爲單位,水碘<10µg/L並且8週歲~10週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大於5%的地區爲碘缺乏病病區。同時,我國幅員遼闊,複雜多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各地區之間水碘分佈的差異。自上世紀70 年代,我國在河北省渤海灣首先發現了由於飲用含碘量過高的深井水導致的甲狀腺腫大後,從1978年~2013年已先後在13個省、市、自治區發現了高水碘地區。我國的《水源性高碘地區和高碘病區的劃定》(GB/T 19380-2016)標準規定,以行政村爲單位,水碘>100µg/L的地區爲高碘地區。2017年全國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水碘含量在10μg/L以下的鄉佔83.6%,10~100μg/L之間的鄉佔13.8%,大於100μg/L的鄉佔2.6%。水碘介於10~100µg/L 之間的地區是否需要補碘,其中水碘範圍在哪一段的地區屬於“適碘”地區,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
《WS/T 669—2020 碘缺乏地區和適碘地區的劃定》規定:以行政村(居民委員會)爲單位,按照《WS/T 669—2020 碘缺乏地區和適碘地區的劃定》附錄 A 規定的抽樣方法進行調查,檢測水碘含量,按照 WS/T 107.1 或 WS/T 107.2 進行尿中碘的測定,具備以下指標的地區[1]:
a) 居民飲用水水碘中位數<40μg/L;
b) 8 週歲~10 週歲兒童尿碘中位數<100μg/L。在採取了碘鹽等補碘措施的地區,符合 a)劃定爲碘缺乏地區。在未採取碘鹽等補碘措施的地區,符合 a)和 b) 劃定爲碘缺乏地區。
5 附:《WS/T 669—2020 碘缺乏地區和適碘地區的劃定》規定的抽樣方法
5.1 水碘抽樣方法。
本標準規定分散式供水的行政村(居民委員會),居民飲用水碘調查採用 10%抽樣法,將每個行政村(居民委員會)分成東、南、西、北、中 5 個方位,每個方位各隨機抽取 10%的水井(某方位不足 10 口水井時則抽取飲用人口最多的一口);少於 5 口水井的行政村(居民委員會)全部抽取,每口水井採集 1 份水樣。在集中式供水的行政村(居民委員會),採集 2 份末梢飲用水,進行生活飲用水碘含量檢測。
5.2 兒童尿碘抽樣方法。
本標準規定 8 週歲~10 週歲兒童尿碘含量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被調查兒童要求男女各半,並且抽樣總數需在 50 例以上,人數不足時則在 6 週歲~12 週歲兒童中補齊或對 6週歲~12 週歲兒童開展普查,按照 WS/T 107.1 或 WS/T 107.2 進行尿碘含量檢測。
5.3 甲狀腺容積抽樣方法。
本標準規定 8 週歲~10 週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被調查兒童要求男女各半,並且抽樣總數需在 100 例以上,人數不足時則在 6 週歲~12 週歲兒童中補齊或對 6 週歲~12 週歲兒童開展普查,按照 WS 276 進行地方性甲狀腺腫診斷。
6 參考資料
- ^ [1] WS/T 669—2020, 碘缺乏地區和適碘地區的劃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