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藏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Chishen
3.2 英文名
HERBA MORINAE ALBAE
3.3 標準編號
WS3-BC-0056-95
3.4 來源
本品爲川續斷科植物白花刺蔘Morina alba Hand.-Mazz.圓萼刺蔘Morina chinensis (Bat.)Diels或青海刺蔘Morina kokonorica Hao 的乾燥地上部分。花盛期採集,洗淨陰 幹。
3.5 性狀
莖圓柱形,爲長短不等的短節,有棱或稍具四棱,表面紫紅色或米黃色, 直徑3~6mm,中空。葉片多捲縮破碎,中脈明顯,葉緣針刺狀。花輪生,花萼與花冠常 脫落或殘存,苞片及小苞片縮存,輪傘狀,先端具刺齒。果實扁圓形,具縱棱,綠褐色, 表皮有皺紋。體輕,質脆。氣清香,味淡。
3.6 鑑別
(1)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2列,類方形,外被角質層,可見單細胞 非腺毛或其殘基。偶見腺毛,腺頭由7~14個細胞組成,腺柄爲單細胞(稀2~3個細胞)。 皮層寬,由類圓形或類多角形的薄壁細胞組成,外側可見裂隙,靠近韌皮部有1~2列細 胞較大,斷續排列成環,壁稍厚,微木化。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狹窄,篩管羣散在; 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較寬,略呈扇形或三角形,導管略呈徑向排列。髓部寬廣,薄壁 細胞類圓形,微木化。髓腔大。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
(2)粉末淺黃綠色。腺毛的腺頭爲7~14個細胞,腺柄1~3個細胞,直徑40~50μm; 腺鱗類圓形,細胞呈輻射狀排列。非腺毛單細胞多見。花粉粒少見,類啞鈴形,外被角 質層。草酸鈣簇晶多見,直徑14~30μm。導管爲螺紋,梯紋和具緣紋孔。苞片碎片表皮 細胞表面觀邊緣成波狀。髓薄壁細胞,壁孔明顯。
(3)取本品粗粉 1g,加水30ml,置60~80℃水浴中浸泡1小時,趁熱濾過。取濾液2ml, 滴加1%三氯化鐵試劑2~3滴,溶液顯黃綠色。
(4)取本品粗粉 2g,加乙醇40ml,於水浴上回流1小時,趁熱濾過,取濾液2ml,置水 浴上蒸乾,加1ml醋酐溶解殘渣,轉入試管中,沿試管壁緩緩加入1ml濃硫酸,兩液界面 出現棕色環。
3.7 檢查
總灰分不得過7%。(附錄31頁)
3.8 炮製
除去雜質、切段。
3.9 性味
甘、澀,溫。
3.10 功能與主治
催吐,健胃。用於關節痛,小便失禁,腰痛,眩暈及口眼歪斜; 外用治癤瘡,化膿性創傷,腫瘤。
3.11 用法與用量
2~ 5g。
3.12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四川省阿壩州藥品檢驗所 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