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繫膜動脈瘤

腸繫膜腫瘤 腹部腫瘤 腫瘤科 腹腔腫瘤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áng xì mó dòng mài liú

2 英文參考

mesenteric aneurysm

3 概述

腸繫膜動脈瘤(mesenteric aneurysm)的主要原因爲感染,根據發生部位可分爲腸繫膜動脈主幹、分支動脈腸繫膜動脈瘤,佔內臟動脈瘤的5.5%,男女發生比率相等,剖檢發現率爲1/1200。腸繫膜動脈破裂發生率爲13%。腸繫膜動脈瘤主要有腸管缺血、腹腔內出血2類臨牀症狀。由於腸繫膜動脈瘤易併發出血栓塞遠段動脈引起腸供血障礙,因此,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

4 疾病名稱

腸繫膜動脈瘤

5 英文名稱

mesenteric aneurysm

7 ICD號

I72.8

8 病因

腸繫膜動脈瘤的主要原因爲感染,佔57%,年齡多在50歲以下,主要爲真菌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其次爲動脈硬化,中膜退行變,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此外,門靜脈高壓症高血壓先天動脈發育不良和外傷等亦爲本病發生的原因,但臨牀少見。

9 病機

腸繫膜動脈瘤發生主要是真菌細菌感染的菌栓栓塞動脈滋養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累及中層彈力纖維高血壓貝赫切特綜合徵損傷內膜及門靜脈高壓引起動脈壁肌層變薄斷裂。腹部外傷引起腸繫膜動脈部分受損形成假性動脈瘤

腸繫膜動脈瘤發生腸繫膜動脈腸繫膜動脈瘤少見。腸繫膜動脈瘤常因形成血栓等引起腸管缺血,鄰近胰十二指腸動脈結腸動脈起始部的動脈瘤因血栓阻塞或動脈夾層易導致腸管缺血甚至壞死等,因此處來自股腔乾和腸繫膜動脈的側支循環常不充分。

10 腸繫膜動脈瘤的臨牀表現

臨牀症狀有2大類:

1.腸管缺血症狀  腹部不適,乃至明顯腹痛腹瀉、食慾不振、便血體重下降等,便血常由於腸梗死引起。瘤體較大時,常可見腹部搏動性腫塊,偶聞及雜音。

2.腹腔內出血症狀  由於動脈瘤破裂、出血,可出現急腹症症狀,稱之爲“腹腔內中風”。出血量大,可發生休克症狀

11 腸繫膜動脈瘤的併發症

動脈瘤破裂出血是常見併發症,發生率約爲13%,病死率75%。

12 檢查

12.1 CT掃描和MRA檢查

能顯示腸繫膜血腫,間接提示腸繫膜動脈出血。SCTA及MRA近年來較廣泛應用,具有較高診斷價值。

12.2 動脈造影

是確定腸繫膜動脈瘤的可靠方法。除可瞭解其形態、部位、大小、範圍等,還可瞭解動脈瘤的血供及與內臟的關係,並對已有破裂出血患者明確其出血原因。

13 診斷

術前臨牀診斷仍然比較困難。瘤體破裂前大多沒有症狀,少數可有上腹部不適,常常在腹腔內出血出現急症時才考慮到內臟動脈瘤存在可能。破裂時可出現非特異性腹痛,CT和MRA也能顯示腸繫膜血腫,間接提示腸繫膜動脈瘤出血。主動脈造影是確診腸繫膜動脈瘤最可靠的方法

14 腸繫膜動脈瘤的治療

由於腸繫膜動脈瘤易併發出血栓塞遠段動脈引起腸供血障礙,因此,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腸繫膜動脈主幹動脈瘤因其解剖及生理特點,治療頗爲棘手,動脈瘤切除血管重建爲最佳手術方式(圖1),但其難度甚高。動脈瘤內縫合修補,動脈瘤曠置遠近血管旁路術均有成功報道。腸管耐受缺血時間試驗可作爲動脈瘤手術方式選擇提供依據,應酌情進行。僅有1/3的腸繫膜動脈瘤病例採用動脈瘤近遠端血管結紮。而毋需作腸切除。對於腸繫膜動脈分支動脈瘤,可作動脈瘤遠近動脈結紮術,或將動脈瘤及該動脈血供腸段一併切除;腸繫膜動脈瘤可單純切除動脈瘤,一般不影響乙狀結腸血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