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消癰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ái hú xiāo yōng tāng

2 處方

柴胡10~20g,夏枯草10g,紫地丁10g,三顆針10g,黃芩5~10g,白芍5~10g,芒消5~10g,野菊花5g,鬱金3~5g,大黃3~5g,法半夏3~5g,甘草3~5g。

3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通裏瀉火。主膽道感染,癰瘍型(膿毒型)。

4 用法用量

熱重,重用柴胡黃芩,選加紫地丁野菊花黃連;大熱、大渴、脈洪大者,加石膏知母天花粉、鮮蘆根;溼重,重用茵陳鬱金金錢草梔子大黃;痛重,加玄胡、川楝子嘔吐,加半夏竹茹生薑;驅蛔,加苦楝根皮、檳榔使君子瘀血,加丹蔘川芎紅花;氣陰欲脫,加獨蔘湯生脈散

5 摘錄

《古今名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