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異物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í qiāng yì wù

2 病因病理病機

鼻腔異物(foreing body in nasal cavity)亦以兒童多見,當其嬉戲時,將小物塞入鼻腔,或可因嘔吐或進食時,噴嚏將食物從鼻咽部嗆入鼻腔鼻衄時,常將草紙,棉花止血遺忘取出而存留鼻腔,鼻部手術中遺留敷料,鼻部外傷,彈片等異物嵌入鼻腔,此外還可見小水吸入鼻腔成爲異物等。

3 臨牀表現

視異物種類不同。由於異物在鼻腔長期存留引起鼻粘膜炎症性腫脹、局部潰爛,表現一側鼻阻,流血性或粘膿性鼻涕且有惡臭。檢查:患側鼻腔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或膿血性分泌物,鼻腔粘膜紅腫、糜爛,有滲血或有肉芽生長,用吸吮器將分泌物吸淨後,可見異物,其表面常附着污穢色膿液,惡臭味。如異物存留鼻腔時日已久,異物表現將有鈣鹽沉着,觸之有粗糙感,有時形成鼻石

4 診斷

由於兒童病史敘述不清,不能單憑有無異物置入史來決定診斷。凡兒童單側鼻阻塞,流血或臭涕者都應考慮有異物可能。一般異物多存於下鼻甲前端,或與鼻中隔間,鼻鏡檢查較易發現。若時間較長,鼻腔充滿粘膿性分泌物,粘膜腫脹較重或出現肉芽、潰瘍時看不清異物,則難以檢查,而易於誤診。必須清潔後仔細檢查

鼻腔水蛭異物,常附着鼻腔頂粘膜上不易發現。但若有反覆鼻衄鼻癢及異物在鼻內爬動感等症狀時,必須充分收斂粘膜後,才較易見到棕色水蛭

鼻腔異物注意鼻白喉腫瘤鑑別。

5 治療

確定診斷後應看清異物位置、大小後方可取出。一般除不規則扁平片狀異物,如紙片、棉片可用鑷出外,對圓形光滑異物切忌用鑷隨意夾取,以免將異物推向深處,或掉入鼻咽部,誤吸入氣管內。

取出時間可用小圓形刮匙、鈍異物鉤、鼻鉗或以迴旋針自制異物鉤自上方超過異物,鉤住異物後部,由後向前掏出。若異物太大不易取出,可取平臥頭低位,將異物推至鼻咽部,另一手指從口腔置入鼻咽部取出,但對此必須謹慎進行。

水蛭異物可先用乙醚棉球塞於前鼻孔內,或用2%的卡因腎上腺素棉片接觸水蛭後取出。

異物取出後,若鼻腔炎症應予以適當處理。

治療鼻腔異物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