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鮑溫樣丘疹病指發生於生殖器的褐色扁平丘疹,與HPV感染有關。鮑溫樣丘疹病首先由Lloyd於1970年所描述,他稱之爲多中心性色素性鮑溫病,以後相繼有可逆性女陰異型、生殖器多中心鮑溫病、伴原位變化的色素陰莖丘疹等名稱。公認以鮑溫樣丘疹病較爲簡練。本症特點爲在生殖器部位發生多發性斑丘疹,良性經過,可自行消退,而病理組織呈原位癌樣改變。
青壯年好發,皮損多發於男性的陰莖和龜頭,女性的大小陰脣及肛周,典型損害爲多發的扁平丘疹,皮疹常羣集性或融合成網狀,無症狀或自覺瘙癢,病程慢性,部分患者皮損可自行消退,但可復發。
12 鮑溫樣丘疹病的臨牀表現
發病年齡爲1~64歲,多好發於21~30歲之間,皮損爲多個或單個色素性丘疹,其大小不等,直徑2~10mm,爲肉色或紅褐色,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境界清楚,丘疹表面可光亮呈天鵝絨外觀,或輕度角化呈疣狀,皮損散在分佈或羣集排列成線狀或環狀,甚至可融合成斑塊。皮損好發於腹股溝、外生殖器及肛周的皮膚黏膜,男性多好發於陰莖及?頭,女性多發生於大小陰脣及肛周。一般無自覺症狀,部分病人有瘙癢或燒灼感,病程慢性,少數病人的皮損可自然消退,但可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