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áo hé wán

2 聖濟總錄》卷一五八:薄荷丸

2.1 處方

薄荷葉2兩,荊芥穗1兩半,蔓荊實(去白皮)1兩,玄蔘(洗,銼)1兩,甘草(炙)1兩,大黃(銼,炒)1兩,人蔘1兩,麥門冬去心)1兩,羌活去蘆頭)2兩,細辛(去苗葉)1兩半。

2.2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雞頭子大。

2.3 功能主治

婦女妊娠氣血壅滯攻身體,生瘡瘙癢。

2.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嚼下,不拘時候。

2.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八

3 聖濟總錄》卷十二:薄荷丸

3.1 處方

薄荷葉1斤,天麻4兩,威靈仙(去苗土)3兩,羌活去蘆頭)4兩,山梔子仁2兩,蔓荊實(去白皮)3兩,白芷2兩,桔梗(炒)2兩,防風(去叉)2兩,大黃(溼紙裹,煨令紙幹)1兩,人蔘3兩,赤茯苓(去黑皮)3兩,龍腦(研)半兩。

3.2 製法

上爲末,再和勻,煉蜜爲丸,如雞頭子大。

3.3 功能主治

蠱風皮膚盡痛,若刀劃狀;及頭目不利,風痰等疾。

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後細嚼,茶、酒任下。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二

4 《聖惠》卷六十六

4.1 方名

薄荷丸

4.2 組成

薄荷4兩(幹者),木香1兩,連翹1兩,麝香1分(細研),皂莢10挺(長1尺,不蚛者,以漿水3升,浸3日,採取汁煎爲膏),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4.3 主治

氣毒瘰癧。心胃壅悶,頸項腫發,疼痛不欲飲食。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荊芥湯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皂莢煎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