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ā jǐ tiān sǎn

2 註解

3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衆方》

3.1 處方

巴戟天半兩(去心),茴香1兩(微炒),胡桃仁1兩(湯浸,去皮,研)。

3.2 製法

上爲散,與胡桃仁再研令勻。

3.3 功能主治

膀胱氣塊入腹或下墜,滿悶疼痛

3.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溫酒調下;如不喫酒,煎曲湯調下。

4 聖濟總錄》卷二十

4.1 別名

八氣散

4.2 處方

巴戟天去心)半兩,芎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白蘞1分,黃耆(炙,銼),桂(去粗皮)半兩,細辛(去苗葉,炒)半兩,桔梗(炒)1兩,人蔘半兩,芍藥1分,牡荊實半兩,天雄(炮裂,去皮臍)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分,萆薢(炒)半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山芋半兩,菊花(未開者,微炒)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烏喙(炮裂,去皮臍)1兩,遠志去心)1兩,山茱萸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白朮(微炒)半兩,石斛(去根,銼)半兩,白礬(研如粉)半兩,五味子3分,龍膽(去苗土)1分,蜀椒(去目並閉口,炒汗出)1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菖蒲(9節者,去須節,先用米泔浸,後切,焙用)1兩。

4.3 製法

上31味,除白礬別研外,將30味搗羅爲末,次入白礬末,拌勻重羅。

4.4 功能主治

周痹,身體痿弱,不能行履。及諸緩風溼痹

4.5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漸加至1錢匕,溫酒調下,日2夜1。未覺身脣口痹熱,即漸加至1錢半匕;如覺大痹心煩,以少許豉湯解之。

5 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見《聖濟總錄》卷十七

5.1 處方

巴戟菊花、芎、乾薑防風石楠白朮烏頭附子細辛薯蕷、蜀椒、人蔘桔梗秦艽栝樓根、澤瀉甘草山茱萸乾地黃天雄羌活等分

5.2 製法

上藥治下篩。

5.3 功能主治

頭中五十種病,頭面遊風。

5.4 用法用量

方中栝樓根,《聖濟總錄》作栝樓實。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