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百日內嗽爲病名[1]。出《幼科發揮》。即百晬內嗽(晬音zuì醉)[1]。又名百日內嗽、乳嗽、胎嗽[1]。出《幼科發揮》。指嬰兒出生百日內出現的氣憋、痰嗽[1]。主要是由於外感風寒、溼熱之邪,鬱於肺衛,聚液成痰,痰熱阻肺,肺失肅降,氣機逆亂所致[1]。臨牀以發病急,變化快,由肺累及心肝,虛實互見,發熱、氣粗痰盛、嘔吐、煩躁、嗆奶,呼吸迫促等爲特徵[1]。類似支氣管肺炎、毛細支氣管炎,一般輕證以清熱宣肺,豁痰爲治,用麻杏石甘湯合瀉白散加金銀花、連翹;重證者喘憋加重,口圍發紺,宜解毒,平喘,化痰,用射干麻黃湯加減;高熱驚厥,用羚角鉤藤湯、紫雪丹;心陽不振,宜參附湯、人蔘四逆湯化裁爲治[1]。必要時可用中西醫兩法結合治療[1]。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