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ái qīng wèi sǎ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Baiqing wei San

2.2 標準編號

WS3-B-0252-90

2.3 處方

石膏 360g 玄明粉 90g 硼砂 90g 冰片 18g

2.4 製法

以上四味,分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2.5 性別

本品爲白色粉末;味鹹澀而微涼。

2.6 鑑別

(1) 取本品約0. 5g,加水10ml,振搖,濾過。濾液顯鈣鹽(附錄42頁) 與硫酸鹽(附錄43頁)的鑑別反應

(2) 取本品0?g,加硫酸混合後,加甲醇少量,點火燃燒,即發生邊緣帶綠色的火 焰。

(3) 取本品 1g,加乙醚20ml,密塞,振搖 20 分鐘,濾過,濾液揮幹,殘渣乙醇 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 1ml含5mg的溶液,作爲 對照品溶液。照薄層層析法(附錄3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2~5 μl ,分別 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已烷醋酸乙酯(85∶1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 噴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 105℃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 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7 檢查

水分檢查外,其他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4頁)?

2.8 功能與主治

清熱、消腫、止痛。用於胃火上升引起的牙齦疼痛,口舌生瘡。

2.9 用法與用量

吹敷患處,每次少量,一日數次。

2.10 注意

不可內服。忌食辛辣食物。

2.11 規格

每瓶裝 3g

2.12 貯藏

密封

3 白清胃散介紹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白清胃散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清熱,消腫,止痛。用於胃火上升引起的牙齦疼痛,口舌生瘡。

3.9 規格

每瓶裝3克

3.10 用法用量

吹敷患處,每次少量,一日數次。

3.11 禁忌

孕婦禁用。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菸、酒及辛辣、油膩食物。2.本品爲外用藥,不可內服。3.注意噴藥時不要吸氣,以防藥粉進入呼吸道而引起嗆咳。4.用藥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加重者應去醫院就診。5.按照用法用量使用,小兒、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6.應將瓶蓋擰緊,以免藥物揮發影響療效。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4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4.1 組成

石膏4兩,生硼砂1兩,玄明粉1兩,冰片2錢。

4.2 功效

清熱去火;清腫止痛。

4.3 主治

胃火上升,牙齒疼痛,口舌糜爛,牙縫流血。

4.4 用法用量

蘸藥少許,擦患處。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過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