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龜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ài guī sǎn

2 聖濟總錄》卷八十一:敗龜散

2.1 處方

敗龜(醋炙)半兩,蕓薹子(研)半兩,白芥子(研)半兩,木鱉子(去殼,研)半兩,自然銅(煅,醋淬)半兩,硫黃(研)1兩,地龍(炒)1兩。

2.2 製法

上爲散。

2.3 功能主治

腳氣及筋骨疼痛

2.4 用法用量

看患處大小,每用藥末並白麪各1匙頭,醋調作餅子貼之。

2.5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3 普濟方》卷一一○:敗龜散

3.1 處方

龜。

3.2 功能主治

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攝。

3.3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敗龜酒”。

3.4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一○

4 《傳家祕寶》:敗龜散

4.1 別名

敗龜湯

4.2 處方

敗龜(醋炙)半兩,虎骨酒炙)半兩,官桂1兩,木香1兩,海桐皮半兩,防風半兩,酸棗仁1兩,黃耆1兩,大腹(連皮)1兩,麻黃(去根節)1兩,牛膝1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木通半兩(一方加柴胡半兩,熟地黃半兩)。

4.3 製法

上爲末。

4.4 功能主治

一切風虛勞氣,喘嗽發熱

4.5 用法用量

敗龜湯(《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4.6 摘錄

《傳家祕寶》

5 《聖惠》卷六十七:敗龜散

5.1 處方

敗龜1兩(塗醋,炙令黃),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當歸1兩半(銼,微炒),牡丹1兩,赤芍藥1兩,熟乾地黃1兩,桂心1兩,續斷1兩。

5.2 製法

上爲細散。

5.3 功能主治

止痛。主馬墜傷折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1日3-4次。

5.5 摘錄

《聖惠》卷六十七

6 普濟方》卷三五七

6.1 方名

敗龜散

6.2 組成

浮萍草(陰乾)半兩,敗龜半兩(醋炙酥)。

6.3 主治

婦人產後腸出不收。

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溫酒或湯調下,甚者不過數服。

6.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7 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7.1 方名

敗龜散

7.2 組成

敗龜(酥炙,去裙襴)1兩,沒藥(研)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自然銅(煅,醋淬7遍,研)半兩,骨碎補去毛,炒)半兩,當歸(切,焙)半兩,白芷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7.3 功效

定痛。

7.4 主治

傷折

7.5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不拘時候,1日2次。

7.6 製備方法

上爲散。

8 《聖惠》卷七十一

8.1 方名

敗龜散

8.2 組成

敗龜2兩(塗酥,炙令黃),白殭蠶1兩(微炒),沒藥半兩,薏苡仁1兩,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3分,乳香3分,虎脛骨2兩(塗酥,炙令黃),地龍3分(微炒),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8.3 主治

婦人風毒流注,腰腳疼痛,行立艱難。

8.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暖薄荷湯調下。

8.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9 普濟方》卷八十九

9.1 方名

敗龜散

9.2 組成

龜版不以多少(龜卜師處鑽了者,以酥塗,炙)。

9.3 主治

中風賊風麻痹

9.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酒送下,用雞卵和豆淋酒服之。

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