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眼藥

明目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bā bǎo yǎn yào

2 概述

八寶眼藥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藥的部頒標準。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Babao Yanyao

3.2 標準編號

WS3-B-1075-92

3.3 處方

珍珠 9g 麝香 9g 熊膽 9g 海螵蛸(去殼) 60g 硼砂(炒) 60g 硃砂 10g 冰片 20g 爐甘石三黃湯飛) 300g 地慄粉 200g

3.4 製法

以上九味,珍珠硃砂分別水飛或粉碎細粉;海螵蛸硼砂粉碎成極細粉;將麝香冰片熊膽研細,與上述粉末及地慄粉、爐甘石粉末配研,過九號篩,混勻,即得。

3.5 鑑別

(1)取本品0. 5g,平鋪於瓷皿上,置水浴上加熱至無冰片香氣後,加 60%醋酸3ml,攪拌,濾過,取濾液1ml,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100) 1ml與硫酸溶液硫酸50ml與水65ml混合)13ml,於70~80℃水浴中加熱片刻,即顯淡紫紅色。

(2)取本品0. 5g,用水淘洗,可得少量硃紅色沉澱,取出,用鹽酸溼潤,在光潔銅片上輕輕摩擦,銅片表面即顯銀白色光澤,加熱烘烤後,銀白色即消失。

(3)取本品少量,加硫酸混合後,加甲醇,點火燃燒,即發生邊緣帶綠色的火焰

3.6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0頁)。

3.7 功能與主治

消腫止痛,明目退翳。用於目赤腫痛,眼緣潰爛,畏光怕風,眼角澀癢。

3.8 用法與用量

每用少許,點於眼角,一日2~3次。

3.9 注意

孕婦慎用。

3.10 貯藏

密封。 注 爐甘石三黃湯飛) 取淨爐甘石,煅紅,照水飛法(附錄 7頁)用三黃湯水飛。每淨爐甘石100Kg,用黃連黃柏黃芩各2.5Kg。

4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4.1 組成

爐甘石60g,冰片18g,琥珀珊瑚各4.5g,硼砂6g,珍珠麝香各1.2g,硃砂3g,熊膽7.5g[1]

4.2 製法及用法用量

爲細末,用骨簪蘸清水沾藥少許,點入大眼角內,一日三次[1]

4.3 功能主治

功能消炎去翳,明目止痛。治暴發火眼,兩眼腫痛,羞明畏光,見風流淚,眼邊赤爛[1]

4.4 附註

本方由《丹溪心法附餘光明撥雲錠子加減而來[1]

5 中藥成方配本》

5.1 處方

珠粉3克 西牛黃0.9克 麝香0.9克 冰片4.5克 珊瑚1.5克 瑪瑙1.5克 熊膽1.8克 青魚膽2只 制甘石15克 海螵蛸2.1克 黃連6克 荸薺粉7.5克 蕤仁霜3克

5.2 製法

黃連煎去滓,化熊膽青魚膽拌入制甘石內,曬乾研末;再將珠粉、珊瑚瑪瑙各飛淨爲末;其餘西牛黃等六味,各取淨末,與前藥末一併相和勻,共研至極細以瓶收貯。

5.3 功能主治

清火止痛,消腫退翳。暴發火眼,腫痛眵粘,障翳胬肉羞明流淚

5.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點大眼角內,輕者每日點二至三次,重者點四至五次。

6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6.1 處方

爐甘石1斤(用黃連1兩,熬水過濾,浸煅甘石,飛淨去渣,曬乾,用甘石粉2兩),冰片6錢,琥珀面1錢5分,煅珊瑚1錢5分,珍珠子4分,硃砂面1錢,麝香4分,煅硼砂面2錢,熊膽2錢5分(化水)。

6.2 製法

上爲極細末,和勻,3分重裝瓶。

6.3 功能主治

消炎去翳,明目止痛。主暴發火眼,兩目腫痛,雲翳遮蓋、胬肉攀睛羞明畏光,眼邊赤爛。

6.4 用法用量

玻璃棍蘸涼水,和藥點眼角內。

7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7.1 處方

爐甘石(煅)17兩,梅片3兩,硼砂4錢,珠子(炙)2分,牛黃2分,琥珀3錢,麝香2分。

7.2 製法

上爲極細末,過羅成粉劑,裝瓶,每瓶重3分。錠劑另加煉老蜜,製成圓柱形長條。

7.3 功能主治

明目退翳,消腫止癢。主新久眼疾,眼角刺癢,紅腫潰爛,迎風流淚

7.4 用法用量

玻璃針沾藥少許,點於大眼角內,每日點4-5次。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