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u病

神經內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Kuru bìng

2 疾病分類

神經內科

3 疾病概述

朊病毒就是蛋白質病毒,是隻有蛋白質而沒有核酸病毒朊病毒與常規病毒一樣,有可濾過性、傳染性、致病性、對宿主範圍的特異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規病毒還小得多(約30~50nm)。電鏡下觀察不到病毒粒子結構,且不呈現免疫效應,不誘發干擾素產生,也不受干擾作用朊病毒對人類最大的威脅是可以導致人類和家畜患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病變,最終不治而亡。傳染性水貂腦軟化病、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貓的海綿狀腦病瘋牛病等都是感染朊病毒而引發的,能否傳染給人?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不能排除傳播給人的可能性。朊病毒蛋白質,它對蛋白質變性劑如苯酚尿素等的處理無耐受性,但卻有不同於一般蛋白質的特徵,即耐高溫性和抗蛋白酶性。朊病毒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屬“不治之症。”人們只能採取相應措施預防,如消滅染病牲畜,對病人進行適當隔離;禁止食用可能傳染的食物,禁止使用可能污染藥物(法國近年克雅氏綜合症部分患者是由於使用了攜帶朊病毒生長激素製劑);對神經外科的操作器械進行嚴格處理,對角膜及硬腦膜移植應排除供者患朊病者的可能;家族性疾病的未患病成員更應注意預防。

4 疾病描述

Kuru病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致死性朊蛋白病,僅發生於新幾內亞高原的土著居民,主要傳播方式是生食感染本病的亡故親人的肉。在Kuru病首先發現含異常朊蛋白的澱粉斑塊,稱爲Kusu斑。該病已極罕見,不贅述。

5 特別提示

Kuru病僅見於巴比亞新幾內亞福雷族的高地居民。患者總數約爲3萬,以女性和未成年兒童居多。患者在食葬儀式上喫掉死者的腦以示悼念而罹患Kuru病。這種習俗被制止後,Kuru病實際消失了。

研究發現kuru病實際上是通過食用死者的腦而傳播的,並且可以傳染給其他實驗動物。庫魯病Kuru病)是20世紀上半世紀大西洋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部福雷族高地居民中的一種局部流行病,其主要症狀爲震顫、共濟失調、腦退化癡呆,漸至完全喪失運動能力,3~6個月內因衰竭而死亡。

6 相關出處

神經病學第五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