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疾病別名
副猩紅熱
6 疾病概述
本症又稱副猩紅熱,首由Dukes在1900年所描述。因本症與麻疹、猩紅熱、風疹不同故又稱第四種病。本症可能是柯薩奇-埃可病毒所致的發疹性疾病,但目前尚無確切病毒證據。另外亦有人提出本症與葡萄球菌性表皮壞死鬆解症有某些相似之處。本症好發於春夏季節,多見於3~4歲兒童,初起有輕微全身症狀,皮疹爲細小玫瑰紅色微高出皮面點狀斑疹,開始發生於頸、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摺部位。數小時內皮疹迅速蔓延到全身,類似猩紅熱樣發疹,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淺表淋巴結腫大,約經4~5 d皮疹自行消退,可有糠狀脫屑。外周血象正常或淋巴細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