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疾病概述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一種以快速進行性癡呆、肌陣攣和特徵性腦電圖表現爲特點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病因:接受病人器官、角膜或硬膜移植,注射由病人腦垂體製備的生長激素,應用曾爲病人使用過的深電極、針頭或手術器械,都有傳遞疾病的可能。
臨牀表現: 多數於50~60歲發病,但15~84歲均有發病。女性略多。一部分病人在腦症狀出現前幾個星期發生疲勞、體重下降、睡眠和食慾不好的前驅症狀。最早的神經症狀常爲行爲異常、淡漠、記憶缺損或伴有小腦功能異常和視力模糊、幻覺、妄想等,持續數月後,惡化。半年內即可發展爲嚴重癡呆。肌陣攣通常突出,可有肌萎縮、肢體無力、強直、震顫和舞蹈-指划動作,還可出現失語、構音障礙和共濟失調。晚期病人呈昏迷,肌陣攣消失。腦電圖呈瀰漫性減慢,重迭週期性腦電改變,特別是每0.5~2.5秒1次的叄相波或交替性慢波爆發和腦電抑制。間隔2~4周的CT或MRI檢查可見皮質的快速萎縮和腦室增大。
治療說明:目前本病並無特異治療。病人呼吸、口鼻分泌物、尿便並無傳染性。器官不能移植給他人,接觸過病人的手術器械等,應在132℃以上溫度蒸汽高壓消毒1小時。
6 疾病描述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可傳播的致病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以快速進展性癡呆及大腦皮質、基底節和脊髓局竈性病變爲特徵,是常見的人類朊蛋白病,又稱爲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本病呈全球性分佈,人羣年發病率爲1/100萬,患者多爲中老年,平均發病年齡60歲。
7 症狀體徵
CJD分爲散發型、醫源型(獲得型)、家族型和變異型等四型,80%-90%爲散發型。發病年齡25-78歲,平均58歲,男女均可罹患;新變異型較早發病,平行26歲。
1、患者多隱襲起病,緩慢進展,臨牀分爲叄期:
(1)初期:表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食慾改變、失眠、抑鬱和記憶減退,可有頭痛、眩暈、共濟失調等;
(2)中期:表現近來癡呆,出現記憶障礙後病情進展迅速,外出找不到家,人格改變,可伴失語、輕偏癱、皮層盲、腱反射亢進、Babinski徵和帕金森病表現(肌強直、震顫及運動遲緩)等;約90%的病人有肌陣攣,常因驚嚇和視覺刺激誘發,具有特徵性;少數病例以突發卒中、癲癇發作、肌萎縮側索硬化(脊髓前角細胞損害)等方式起病;
(3)晚期:出現尿失禁、無動性緘默、昏迷或去皮質強直狀態,多因肺感染或褥瘡而死亡。
2、變異型CJD特點是:發病較早(平均約30歲),病程較長(>1年),小腦必定受累出現共濟失調,早期突出的精神異常和行爲改變、瀰漫性澱粉樣斑等。癡呆發生較晚,通常無肌陣攣和特徵性EEG改變。
8 疾病病因
本病致病性朊蛋白根據結構不同分四種亞型,1型和2型引起散發型CJD,3型爲醫源型CJD,4型是新變異型。PrP可通過角膜或硬腦膜移植、經腸道外應用人生長激素製劑和埋藏腦電極傳播,手術室、病理實驗室和製備腦源性生物製品工作人員較易感染,醫務人員應注意防護身體破損處、結膜和皮膚,避免與病人血液、CSF或組織接觸。PrP基因突變導致家族型CJD,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散發型CJD傳播方式不清。CJD變異型被認爲是牛海綿狀腦病即瘋牛病(MCD)傳播給人類。
9 病理生理
大體可見腦海綿狀變,皮質、基底節和脊髓萎縮變性;顯微鏡下可見神經元丟失、星形細胞增生、細胞漿中空泡形成,無炎症反應,感染腦組織內可見異常PrP澱粉樣斑塊。變異型CJD大腦和小腦海綿狀變性輕微且較少見,斑塊形成很明顯。
10 診斷檢查
(一)輔助檢查
1、腦脊液蛋白可增高(<10mg/d);由於大量腦神經元破壞導致一種正常腦蛋白14-3-3釋出增高(在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水平也升高),免疫熒光檢測CSF 14-3-3蛋白陽性可作爲臨牀疑診CJD的依據。血清S100蛋白隨病情進展持續增高。確診需腦組織活檢PrPsc免疫檢測,家族性病例檢測淋巴細胞DNA中PrPc突變型。
3、CT和MSI檢查晚期CJD病人可見腦萎縮。MRI的T2像顯示雙側尾狀核、殼覈對稱性均質高信號,無增強效應,T1可完全正常,此徵象對CJD診斷頗有意義。
(二)診斷及鑑別診斷
1、診斷
可採用以下標準:
(2)肌陣攣、視力障礙、小腦症狀、無動性緘默等四項中具有其中兩項;
(3)腦電圖特徵性周圍性同步放電。具備以上叄條診斷很可能CJD;僅具備(1)(2)兩項診斷可能CJD;病人腦活檢發現海綿狀態和PrPsc爲確診的CJD。腦蛋白檢測可代替腦電圖特異性改變。
2、鑑別診斷
CJD需與Alzheimer病鑑別;當皮質下受累明顯使應與帕金森病、橄欖腦橋小腦萎縮、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區別;顯着局竈性體徵提示顱內佔位病變可能時需與腦囊蟲病等鑑別;還須注意與肌陣攣性癲癇、急性代謝性疾病導致精神改變和肌陣攣(出鎮靜藥戒斷)等鑑別。
90%的病例於病後1年內死亡,病程遷延數年者很罕見。
12 特別提示
1、CJD因子對環境的抵抗力都很強,對一般化學消毒劑如乙醇,氯仿,丙酮,過氧化氫,甲醛,戊二醛等均不敏感;對煮沸、紫外線及輻射等物理因子也有抗力。必須用1mol/L NaOH浸泡污染物1小時或含有效氯16 500ppm次氯酸鈉溶液處理2小時才能去除其感染性。用134~138℃高壓蒸氣1小時只能減少其傳染性,但不能完全滅活。
2、從預防人的CJD角度考慮,凡接觸臨牀疑似CJD的醫務人員,特別是進行腦手術(包括硬腦膜移植等)的外科醫生或病理解剖醫生,均需特別注意個人防護及消毒。目前尚無有效治療CJD的方法,因此積極預防更爲重要。
3、牛海綿狀腦病和人Creutzfeldt-Jacob病(CJD)是朊病毒引起的最着名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CJD有散發性、家族性、傳染性、醫原性等,表明牛朊病毒已傳遞至人類導致新的變異性CJD。預防醫源性及畜源性傳染,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