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醫案

中醫學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áng shì yī àn

2 註解

王氏醫案》爲醫案著作[1]。清·王士雄[1]。分正續編,正編二卷,原名《回春錄》;續篇八卷,原名《仁術志[1]。約成書於1843年[1]。全書詳述作者對溫熱病雜病等治療驗案[1]。不分門類,每證自成一案[1]。王氏論病,溯因辨證處方強調隨證變化,不拘成方[1]。用藥極平淡,而治病多奇中。正編詳於雜病治案,續編詳於溫、熱、暑、溼病證治案[1]。王氏於醫理宗崇《內經》《傷寒》諸典籍,而間有發揮;一生致力於溫熱霍亂諸病之研究,且對葉桂薛雪諸名醫之論多所借鑑,故尤擅長於溫熱病的治療。其蠶矢湯燃照湯黃芩乩亂湯是迄今爲止治療霍亂(真霍亂)最早而又有效的方劑。對病理的分析,注重於寒熱虛實的推究,故每能求得其本。現存多種清刻本、石印本及潛齋醫學叢書本。王氏尤擅長於溫熱病的治療,但對病理的分析,常拘於寒熱虛實的推究,有其一定的侷限性[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