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彩病毒科
中文名称:虹彩病毒科英文名称:Iridoviridae分类类型:科虹彩病毒科成员:属种型蛙病毒属(Ranavirus)虎螈病毒(Ambystomatigrinumvirus)里贾纳蛙病毒(Reginaranavirus)博乐虹彩病毒(Bohleiridovirus)流行性胰坏死病毒(Epizooticha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欧洲鲶鱼病毒(Europeancatfishvirus)欧洲六须鲇病毒
-
非洲猪瘟病毒科
非洲猪瘟病毒ASFV粒子20面体对称,直径172-220nm,成熟病毒粒子有两层以上衣壳,衣壳外有囊膜。这种吸附特性也可被抗血清阻断。病毒5个基因编码膜蛋白、分泌性蛋白、参与核酸代谢、DNA修复和蛋白修饰的酶,这些基因可能具有调节病毒-宿主间的关系、控制病毒毒力和持续性感染的功能。
-
肿大细胞病毒属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基因组大小为111,362bp,G+C含量54.8%,包含124个推测的ORF,35个推测蛋白与已知功能的蛋白明显同源,其中包括ATPase和MCP基因。病毒感染形成细胞源包涵体(IBC),IBC可能来源于巨嗜细胞,通过独特的包涵体生长而膨大,这种包涵体可能由一个有限膜与细胞质分开。
-
虹彩病毒属
其它成员有1、2、6、9、10、16~32型。寄主涉及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昆虫及环节动物门多毛纲、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
-
非洲猪瘟病毒
病毒感染宿主猪49h内扩散至扁桃体,然后蔓延至下颌淋巴结,进而扩散至全身,使猪发生病毒血症。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原归于虹彩病毒科,现为一个独立的病毒科,它引起最严重的病毒病,威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养猪业,它是节肢动物病毒中唯一一个已知的DNA病毒,通过Ornithodoros属的软蜱传播扩散。
-
ASFV
病毒感染宿主猪49h内扩散至扁桃体,然后蔓延至下颌淋巴结,进而扩散至全身,使猪发生病毒血症。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原归于虹彩病毒科,现为一个独立的病毒科,它引起最严重的病毒病,威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养猪业,它是节肢动物病毒中唯一一个已知的DNA病毒,通过Ornithodoros属的软蜱传播扩散。
-
蛙病毒属
DNA合成以2个阶段发生,第一阶段在细胞核中合成单位长度的分子,第二阶段在细胞质中合成串联体。病毒mRNA缺乏poly(A)。在12℃-32℃条件下,本属病毒能在两栖动物、禽类和哺乳动物细胞上生长,病毒结构蛋白能迅速抑制宿主的大分子合成。
-
淋巴囊肿病毒属
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编码DNA聚合酶、DNA甲基转移酶和蛋白激酶等。本属成员感染比目鱼(flouder)和鲽鱼(dab)等
-
淋巴囊肿病病毒1型
FCDV-1分类类型:种分类:虹彩病毒科淋巴囊肿病毒属淋巴囊肿病病毒1型GeneBank编号:[L63545]淋巴囊肿病病毒1型基本特性:淋巴囊肿病毒1型(LCDV-1)的粒子大小为198-227nm间变化,而LCDV-2粒子大小为200nm,但在其它鱼类产生的类似病变,超微切片病毒粒子大小范围为140-380nm。本病症也可在许多真骨鱼中观察到。
-
FCDV-1
FCDV-1分类类型:种分类:虹彩病毒科淋巴囊肿病毒属淋巴囊肿病病毒1型GeneBank编号:[L63545]淋巴囊肿病病毒1型基本特性:淋巴囊肿病毒1型(LCDV-1)的粒子大小为198-227nm间变化,而LCDV-2粒子大小为200nm,但在其它鱼类产生的类似病变,超微切片病毒粒子大小范围为140-380nm。本病症也可在许多真骨鱼中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