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直角
定义:肛直角(anorectalangle)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近似90°的夹角。即大肠的末端。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耻骨直肠肌综合症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
-
耻骨直肠肌肥厚
概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syndrome)是一种以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致使盆底出口处梗阻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性疾病。耻骨直肠肌肥厚;后者多可见“搁架征”,肛管较长,肛直角小,在整个排便动态造影过程中钡剂常不排出或少量排出。12例治疗前需用缓泻剂平均4.6次/周,治疗后仅2例用缓泻剂1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