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室间隔缺损修复术
20%在婴儿时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患有共同心房的病人应在生后6个月内手术,后者可避免产生肺血管病。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先闭合室间隔缺损,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于缺损下缘的右心室面,后用心包片连同房室瓣和室间隔补片上缘缝在一起,最后闭合原发孔房间隔缺损,防止术后出现室内分流和心脏传导阻滞。
-
房室隔缺损的修复
20%在婴儿时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患有共同心房的病人应在生后6个月内手术,后者可避免产生肺血管病。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先闭合室间隔缺损,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于缺损下缘的右心室面,后用心包片连同房室瓣和室间隔补片上缘缝在一起,最后闭合原发孔房间隔缺损,防止术后出现室内分流和心脏传导阻滞。
-
房室隔缺损矫治术
20%在婴儿时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患有共同心房的病人应在生后6个月内手术,后者可避免产生肺血管病。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先闭合室间隔缺损,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于缺损下缘的右心室面,后用心包片连同房室瓣和室间隔补片上缘缝在一起,最后闭合原发孔房间隔缺损,防止术后出现室内分流和心脏传导阻滞。
-
房室隔缺损修复手术
20%在婴儿时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患有共同心房的病人应在生后6个月内手术,后者可避免产生肺血管病。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先闭合室间隔缺损,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于缺损下缘的右心室面,后用心包片连同房室瓣和室间隔补片上缘缝在一起,最后闭合原发孔房间隔缺损,防止术后出现室内分流和心脏传导阻滞。
-
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20%在婴儿时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患有共同心房的病人应在生后6个月内手术,后者可避免产生肺血管病。在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先闭合室间隔缺损,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于缺损下缘的右心室面,后用心包片连同房室瓣和室间隔补片上缘缝在一起,最后闭合原发孔房间隔缺损,防止术后出现室内分流和心脏传导阻滞。
-
右心室双出口的修复手术
心脏传导束一般离开缺损边缘较远,但缺损延伸至三尖瓣环,则希氏束走行于缺损后下缘室间隔左心室面心内膜下,修复时应缝在三尖瓣根部和室间隔右心室面,防止心脏传导阻滞。在肺动脉下和远离两大动脉室间隔缺损也可做心内隧道,要求三尖瓣环与肺动脉瓣环距离要大于主动脉瓣口直径(图6.29.1.1-21),防止左心室流出道阻塞。
-
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
心脏传导束一般离开缺损边缘较远,但缺损延伸至三尖瓣环,则希氏束走行于缺损后下缘室间隔左心室面心内膜下,修复时应缝在三尖瓣根部和室间隔右心室面,防止心脏传导阻滞。在肺动脉下和远离两大动脉室间隔缺损也可做心内隧道,要求三尖瓣环与肺动脉瓣环距离要大于主动脉瓣口直径(图6.29.1.1-21),防止左心室流出道阻塞。
-
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
心脏传导束一般离开缺损边缘较远,但缺损延伸至三尖瓣环,则希氏束走行于缺损后下缘室间隔左心室面心内膜下,修复时应缝在三尖瓣根部和室间隔右心室面,防止心脏传导阻滞。在肺动脉下和远离两大动脉室间隔缺损也可做心内隧道,要求三尖瓣环与肺动脉瓣环距离要大于主动脉瓣口直径(图6.29.1.1-21),防止左心室流出道阻塞。
-
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矫治手术
新房室结(前房室结)位于右心耳与邻近的右侧房室瓣环的右心房连接处,从此结发出希氏束穿过其下方的纤维三角,横过肺动脉流出道前游离壁而下降,如有室间隔缺损则沿其上缘和前缘的左心室面下行,在室间隔膜部和肌肉部之间分为左和右束支(图6.30.1-0-3)。裁剪涤纶补片呈圆形,补片略小于缺损。在IDD型,则按常规处理。
-
先天性矫正大动脉移位合并心内畸形矫正术
新房室结(前房室结)位于右心耳与邻近的右侧房室瓣环的右心房连接处,从此结发出希氏束穿过其下方的纤维三角,横过肺动脉流出道前游离壁而下降,如有室间隔缺损则沿其上缘和前缘的左心室面下行,在室间隔膜部和肌肉部之间分为左和右束支(图6.30.1-0-3)。裁剪涤纶补片呈圆形,补片略小于缺损。在IDD型,则按常规处理。
-
生理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矫正术
新房室结(前房室结)位于右心耳与邻近的右侧房室瓣环的右心房连接处,从此结发出希氏束穿过其下方的纤维三角,横过肺动脉流出道前游离壁而下降,如有室间隔缺损则沿其上缘和前缘的左心室面下行,在室间隔膜部和肌肉部之间分为左和右束支(图6.30.1-0-3)。裁剪涤纶补片呈圆形,补片略小于缺损。在IDD型,则按常规处理。
-
先天性校正型大动脉错位合并心内畸形的矫治手术
新房室结(前房室结)位于右心耳与邻近的右侧房室瓣环的右心房连接处,从此结发出希氏束穿过其下方的纤维三角,横过肺动脉流出道前游离壁而下降,如有室间隔缺损则沿其上缘和前缘的左心室面下行,在室间隔膜部和肌肉部之间分为左和右束支(图6.30.1-0-3)。裁剪涤纶补片呈圆形,补片略小于缺损。在IDD型,则按常规处理。
-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新房室结(前房室结)位于右心耳与邻近的右侧房室瓣环的右心房连接处,从此结发出希氏束穿过其下方的纤维三角,横过肺动脉流出道前游离壁而下降,如有室间隔缺损则沿其上缘和前缘的左心室面下行,在室间隔膜部和肌肉部之间分为左和右束支(图6.30.1-0-3)。裁剪涤纶补片呈圆形,补片略小于缺损。在IDD型,则按常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