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睫状体冷冻术
5.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术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吲哚美辛类眼药水及睫状肌麻痹剂,同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由于术后反应性眼压升高,抗青光眼药物维持至眼压正常再减量。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前列腺素抑制剂,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双氯芬酸钠、睫状肌麻痹剂,必要时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
-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行睫状体冷凝术(ICD-9-CM-3:12.72)。2.临床表现:长期高眼压,伴眼红、流泪、眼胀痛、头痛,视功能严重减退或丧失。2.手术方式:睫状体冷冻术。2.术后用药:(推荐用药及剂量)眼部抗生素眼液、糖皮质激素眼液、非甾体抗炎眼液、阿托品眼液(膏)、降眼压眼液,酌情加用角膜营养眼液、全身降眼压药、止血药、止痛药。
-
睫状体透热凝固术
手术名称:睫状体透热凝固术别名:睫状体透热术分类:眼科/青光眼手术/减少房水分泌手术ICD编码:12.7101概述:减少房水分泌手术又称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以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透热术、经巩膜微波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为代表,用不同种类的能量对睫状体进行破坏,使睫状体萎缩房水生成减少,达到降低眼内压的目的。
-
睫状体透热术
手术名称:睫状体透热凝固术别名:睫状体透热术分类:眼科/青光眼手术/减少房水分泌手术ICD编码:12.7101概述:减少房水分泌手术又称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以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透热术、经巩膜微波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为代表,用不同种类的能量对睫状体进行破坏,使睫状体萎缩房水生成减少,达到降低眼内压的目的。
-
睫状体冷冻疗法
5.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术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吲哚美辛类眼药水及睫状肌麻痹剂,同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由于术后反应性眼压升高,抗青光眼药物维持至眼压正常再减量。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前列腺素抑制剂,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双氯芬酸钠、睫状肌麻痹剂,必要时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
-
全视网膜联合睫状体冷凝术
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类:眼科/青光眼手术/减少房水分泌手术ICD编码:12.7202概述:减少房水分泌手术又称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以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透热术、经巩膜微波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为代表,用不同种类的能量对睫状体进行破坏,使睫状体萎缩房水生成减少,达到降低眼内压的目的。
-
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术
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类:眼科/青光眼手术/减少房水分泌手术ICD编码:12.7202概述:减少房水分泌手术又称睫状体破坏手术,手术以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透热术、经巩膜微波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为代表,用不同种类的能量对睫状体进行破坏,使睫状体萎缩房水生成减少,达到降低眼内压的目的。
-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第一诊断为慢性泪囊炎(ICD-10:H04.401)。3.辅助检查:碘油造影(必要时)。:1.必需的检查项目:泪道冲洗、血常规、凝血分析、鼻科会诊。4.术中用药:无。
-
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眼部刺激症状;2.术后用药:不需口服抗生素,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滴眼液3–5天,非甾体类滴眼液,继续使用局部抗青光眼滴眼液,全身使用降眼压药。
-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
角膜裂伤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角膜裂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2.防治术后出血:必要时口服止血药物。2.若眼部CT显示有明确球内异物,合并眼内容物脱出、晶体皮质外溢或术后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有眼内炎趋势,退出此途径,进入相关途径。
-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基本信息:《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5月17日《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74号)印发。: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必要时行心电监测。:1.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以及抗排斥滴眼液点眼,应用促进角膜伤口愈合的滴眼液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