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
PICC再通技术
PICC导管可进行脱内鞘的尝试,这一活动必须经医师和患者商讨后进行。操作名称:PICC再通技术准备:1.导管再通所需器具(1)10ml注射器1支,1支1ml或3ml盛有再通导管药剂的注射器(应使用螺旋口注射器)。(2)在输注配伍禁忌药物的溶液或容易形成沉淀的药物溶液后立即发生阻塞。
-
WS/T 433—201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d更换1次;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8.2.2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衣、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垫及垃圾袋等。
-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
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线导管、置入全植入式血管通路(输液港)时,必须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有关要求执行手卫生并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或无菌隔离衣、铺覆盖患者全身的大无菌单。
-
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名称: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别名:PICC适应证:PICC的适应证如下:1.须长期静脉输液,估计静脉输液将发生困难者,特别是新生儿、幼婴。禁忌证:除穿刺肢体不可有感染征象外无明确禁忌证。12.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然后用肝素盐水封管。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导致感染。2cm,再试图拔出导丝。
-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营养
肘正中静脉汇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头静脉在臂部上升时有窄段,增加了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风险。②适当的冲管与封管技术和常规能保证导管内的正压和导管的完整性。封管液量应足够用于彻底清洁导管壁,这对于采血或输注药物后尤为重要。细菌培养。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
骨肉瘤化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1.基线检查及疗效评价时检查的项目:(1)发病部位X线检查,发病部位CT平扫+强化,发病部位MRI平扫+增强,胸部CT平扫,ECT(全身骨扫描),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一线方案(可用于初治、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及转移的骨肉瘤患者)1.大剂量甲氨蝶呤+顺铂+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县医院2013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联系人:王勋、张萌电话:010-68792206、68792200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联系人:王莹莹电话:010-85158560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3年12月27日临床路径全文: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县医院2013年版)一、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
尤因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尤因肉瘤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沉;:若患者放化疗反应佳,可不进行肿瘤切除手术;3.术后平片见内植物位置完好;
-
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临床路径(2017年版)
(3)新生儿胸腹X线平片;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呋辛)+甲硝唑;4.手术方式:剖腹探查+十二指肠吻合术,术中可酌情放置空肠喂养管。: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用药物,用药时间1-3天。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县医院2013年版)
(4)胃镜和/或消化道吞钡检查、腹盆腔CT或MRI、全身骨显像(可选择),和/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等。3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需要对症处理,导致治疗时延长、费用增加,退出临床路径。4.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特殊处理,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