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息生物学
该学科由张颖清倡导,其《全息生物学概论》(1985)一文首次作了系统的理论概括。全息生物学提出了人体穴位分布的新形式一一穴位分布全息律,并以全息胚学说对人体的经络现象作了新的解释,认为经络是人体的过去器官图谱,就其现状而言,某一经络以该经线以外的部分为对照,是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的连续;
-
全息生物医学
中国医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天人合一论等反映着生物全息的客观规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脉诊、舌诊、面诊等诊法及耳针、面针、头皮针、足针等微针系统疗法,都是典型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全息生物医学实际上是全息生物学与中医学相交叉并分化发展的现代医学分支学科,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范畴。
-
生物全息
人体分化为不同层次的诸部分,如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等,每一相对独立部分都可与整体全息相关。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在天人相应观、整体观、脏腑所主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中,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的脉诊、舌诊、面诊、色诊、耳诊等诊疗方法中,都含有生物全息的科学内核。
-
生物全息律
全息生物学的主要基础理论。(2)全息胚上的一个部位相对于该全息胚的其他部位,与整体或其他全息胚上其对应的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在不同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层次上,生物全息律还体现为以下具体规律,如穴位分布的全息律,生物体结构的全息律,形态全息律,生理全息律,生化全息律,广义和狭义遗传法则等。
-
生物全息诊疗法
生物全息诊疗法是遵循生物全息规律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中医学的脉诊、舌诊、手诊等诊法,以及耳针、面针、头皮针,鼻针、足针等微针系统,都是典型的全息诊疗法,至今仍是全息诊疗法的主体内容。
-
穴位全息律
穴位全息律是有序穴位群在人体各节肢及其他较大相对独立部分均依与人体全息对应关系重复分布的规律。
-
全息胚学说
全息胚学说是用泛胚观点说明生物全息现象、生物全息规律的科学假说。在多细胞生物,无论是非胚胎发生还是胚胎发生,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和细胞的有丝分裂,使多细胞生物体的任何体细胞具有与原初的受精卵(有性生殖过程中)或起始细胞(无性生殖过程中)相同的基因组;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真正胚胎。
-
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位相)的新型照相技术。即将同一束相干光分成两束,一束照明被摄物体产生物体光波,反射至记录介质(如感光板);在生物全息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全息生物学、全息诊疗学等新学科,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许多学科产生重要启示。
-
虹膜诊断术
虹膜诊断术是遵循眼是人体的缩影、眼可反映人体全息的原理,用观察虹膜组织学的动态变化,对照虹膜分区定位图来诊断疾病的技术。是生物全息诊疗法的一种。此后,他有意识的观察病人的病种、病情和他们眼睛某些部位颜色变化的关系,长期积累资料,加以系统归纳,终于制出反映机体器官变化的虹膜分区病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