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240.2—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2—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2:Acuteor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染毒后继续禁食3h~
-
急性经口毒性
急性经口毒性是指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口给予实验动物外源性化学物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急性经口毒性指一次经口腔给药摄入体内而使动物中毒至死亡时的药物剂量,以及中毒反应、症状。是衡量药物(特别是农药,包括杀鼠剂)急性经口毒性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
GBZ/T 240.15—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5部分: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40部分: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4试验目的:为确定一定时期内反复多次经口染毒受试样品而引起的健康危害,以明确化学品对动物的蓄积作用及其靶器官,并确定NOAEL和LOAEL,为亚慢性、慢性毒性或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应先了解溶剂或赋形剂的毒理特性,并确定受试样品在配置液中的稳定性。大鼠以6周~
-
GBZ/T 240.13—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13部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是否在每个采样时间点均设置阴性对照,可依据动物间的变异和历史对照资料中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判断。一般可选急性经口1/2LD50为高剂量组。将含有许多精子和减数分裂的上清液仔细吸去,留下的曲细精管,重新用10mL低渗液处理10min~精原细胞试验每组动物分别计算染色体结构畸变细胞百分率。
-
GBZ/T 240.5—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5—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5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5:Acuteeyeirritation/corrosion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
-
GBZ/T 240.6—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6部分: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6—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6部分: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6:Acutedermalirritation/corrosion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
-
GBZ/T 240.7—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7—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7:Skinsensitization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按表1对局部皮肤反应评分。
-
联苯菊酯
64℃/原药溶解性:水0.1mg/L,丙酮1.25kg/L,并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甲苯密度:相对密度(d25)1.210稳定性:对光稳定,在酸性介质中也较稳定,在常温下贮存一年仍较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会分解主要用途: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毒性很高。对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54.5mg/kg;
-
GBZ/T 240.26—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6部分:慢性吸入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26—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26部分:慢性吸入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26:Chronicinhalationtoxicitystud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n)确定NOAEL;
-
GBZ/T 240.3—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3—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3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3:Acutederm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d)LD50计算方法;
-
GBZ/T 240.4—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4—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4:Acuteinhalation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f)计算LC50的方法;
-
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
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工作,根据《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若有关文献材料及成分分析未发现有毒性作用且人群长期食用历史而未发现有害作用的新食品原料,可以先评价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
-
水胺硫磷
概述:水胺硫磷又名羧胺磷,纯品为无色菱形片状结晶,工业品为黄色油状液体。本品经口毒性较高,但皮肤接触毒性较低。吸收后氧化为水胺硫磷、磷酰胺,其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比甲基对硫磷大40倍。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25mg/kg、雌性63mg/kg,雄小鼠11mg/kg,雌小鼠13mg/kg。2.个别患者急性中毒后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
杀扑磷
不易燃、不易爆炸,常温下贮存期约2年危险标记:13(剧毒品)主要用途:本品为非内吸性杀虫剂,并具有一定杀螨活性,可防治多种汁食性害虫与叶食性害虫,特别是可防治介壳虫,基本上无药害杀扑磷对人畜高毒。原药对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26mg/kg,雌大鼠43.8mg/kg;杀扑磷为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和螨类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
灭蚊菊酯
其它名称:(α-氰基-1-甲基)丁烯基-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戊烯氰氯菊酯分子式:C15H19CL2NO2分子量:316.08毒性LD50(mg/kg):急性经口毒性lD50(mg/kg):大白鼠4640,小白鼠1630。蚊急性吸入毒性,用高于模拟现场200倍的浓度进行染毒测试,未见有明显的中毒的症状。
-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
(四)安全性评估资料;(三)毒理学评价报告:至少包括急性经口毒性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委托的技术机构负责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食药物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形成综合评估意见。(二)需要对食药物质的基本信息等进行调整;(三)风险监测和动态管理制度。
-
羧胺磷
概述:水胺硫磷又名羧胺磷,纯品为无色菱形片状结晶,工业品为黄色油状液体。本品经口毒性较高,但皮肤接触毒性较低。吸收后氧化为水胺硫磷、磷酰胺,其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比甲基对硫磷大40倍。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25mg/kg、雌性63mg/kg,雄小鼠11mg/kg,雌小鼠13mg/kg。2.个别患者急性中毒后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
4.迁移量为5.0mg-60mg/kg,应当提供急性经口毒性、三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畸变试验),大鼠90天经口亚慢性毒性,繁殖发育毒性(两代繁殖和致畸试验),慢性经口毒性和致癌试验资料;(三)人群估计膳食暴露量及其评估方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