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结构性原则
结构性原则是从人体结构来解释人的病理机制的思考方式。它在思想上与哲学、自然科学中的结构主义相一致,结构主义认为事物的属性、功能、行为决定于事物的结构,结构的正常与否是事物的性能正常与否的内在根据,性能异常应当也一定能从结构上找到其原因,故将研究事物的重心放在研究事物的结构上。16世纪维萨里(1514~
-
功能性原则
是医学研究的方法原则之一。医学中的功能性原则把对病理机制研究的重点放在人体功能状态的改变上,这在中医学得到较充分的体现,阴阳、藏象、经络、气血津液、辨证等理论,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七情六淫等病因病机,都侧重于从功能上认识和解释疾病,其治疗也是功能性调节。
-
情境理论
情境理论(SituationalTheory)又称“情势理论”、“权变理论”。着重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领导效能的理论的总称。卡曼认为,领导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指技术业务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相适应,不同的成熟度应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见图2)。1967年,美国的菲德勒提出了权变模式论。
-
人体新系假说
人体新系假说是试图把西医的解剖系统和中医的藏象经络系统统一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生理解剖体系的设想。西医按结构性原则以解剖学为基础认识人的生理病理,而各解剖单元的功能是复杂且交互作用的,按结构联属为主要根据划分的旧系统正逐步地被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拆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