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保健日
每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纪念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每年世界保健日都要选择一个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主题,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这一保健领域的认识,借此激发起一项长期宣传活动,促使该领域工作的开展。
-
第五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五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77年10月22~2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主办单位为日本针灸师会和日本针灸治疗学会。出席会议的有法、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美、罗马尼亚、韩国、印度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代表。会议期间,讨论和制订了会章,并就经络、经穴名称、经穴部位的统一问题进行了磋商。
-
第六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六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79年6月17~22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60多个国家1200多名代表。中国应国际针灸协会特别邀请首次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内容以临床研究为主(占80%),其次是基础理论研究(占15%)。
-
第四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四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75年2月17~21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美、日、葡萄牙、西班牙、印度、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代表。大会收到学术报告65篇。内容以针灸临床、针刺镇痛原理为主。大会还举办了针灸研究讲座,并决定制订会章。
-
海梅·托雷斯·博德
海梅·托雷斯·博德(1902-1974)海梅·托雷斯·博德出生于1903年,曾先后任教育部图书馆司司长(1922--1924年)和墨西哥城市大学法国文学教授。1946年被任命为外交部长,1945年他曾率墨西哥代表团出席在伦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1948年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任期四年后辞职。1974年逝世。
-
全国针刺麻醉研究资料选编
《全国针刺麻醉研究资料选编》为书名。全国针麻研究工作会议秘书处编。197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选编1974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针刺麻醉研究工作会议上的交流材料121篇。其内容有针麻的应用、原理探讨、经穴针感研究、经络本质探讨、电针镇痛作用等。资料丰富,反映了当时的针麻研究成果。
-
第一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一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65年10月1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主办单位是日本针灸师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美、英、法、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希腊等20个国家与地区的100名代表。论文由这些国家提出的68篇报告组成,主要内容有经络、经穴研究;针刺对内脏器官机能的影响和关于针灸新技术的研究。
-
第二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二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69年5月14~1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主办单位是法国国际针灸学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日本、意大利、美、英、加拿大、瑞典、巴西、罗马尼亚等27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大会收到80篇报告论文,会上还进行操作表演。
-
第七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
第七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于1981年10月19~24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召开。主办单位是斯里兰卡针灸基金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予以资助。参加大会的有40多个国家1100多名代表。大会收到报告论文163篇。中国派出8名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了《关于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中国三十年来针灸成就》等报告。